黄颡鱼春季“烂身病”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22805 | 回复0 | 2022-3-24 08: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生存水温为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适宜溶氧为3mg/l以上,2mg/l以下会浮头,1mg/l以下会死亡;最适pH为7.5-8.4。黄颡鱼的主养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湖北省养殖产量最高,其次是浙江、广州、江西等省。但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不断发展,盲目追求高产,导致黄颡鱼病害频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1
发病池塘的特点


通过对多个养殖池塘展开黄颡鱼“烂身病”的跟踪研究,发现连续患病池塘,水体理化因子方面都存在共性,水温多14-20℃,pH为7.6-8.0,溶氧在4-6mg/L之间,氨氮小于0.1mg/L。发病塘水体普遍偏瘦,水温上升后鱼体摄食加强导致水体浑浊。发病塘水比较浅,一般小于1.5米,养殖户急于肥水而降低水位导致应激加强、鱼体患病。此外,还发现多数患病塘中的黄颡鱼在年前均存在纤毛虫和累枝虫感染,养殖户贸然使用杀虫药反而加剧黄颡鱼死亡,诱发黄颡鱼“烂身病”。

02
主要症状


患病鱼早期会出现集群、游边等行为特征,游边的同时黄颡鱼会狂躁、摩擦,体表有大量累枝虫、小瓜虫、纤毛虫寄生,鱼体对刺激不敏感、徒手可捞;随着病灶的不断扩大,后期黄颡鱼体表和鳃粘液特别多,且鳃部有烂鳃和挂泥等各种现象,鱼体缺氧明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3
病原检测


体表小瓜虫感染率100%,鱼头顶有大量白点,体表有小凸起,能肉眼看到白点则说明小瓜虫感染已很明显了;腐烂病灶主要集中在黄颡鱼头胸部,鳃上有大量纤毛虫寄生,主要为小瓜虫和累枝虫的混合感染;病原检测患病黄颡鱼肝、脾和肾组织的细菌和病毒,结果均为阴性,内脏器官发现无明显病变。

结果表明:寄生性纤毛虫是早春季节黄颡鱼“烂身病”的主要病原;纤毛虫在鳃部的大量感染刺激黄颡鱼的粘液分泌,影响呼吸功能;纤毛虫感染同时刺激黄颡鱼个体之间相互摩擦和攻击,导致体表出现溃疡、烂身;细菌、真菌等作为病原可引起受伤黄颡鱼继发性感染。

04
今年黄颡鱼早春“烂身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在黄颡鱼早春“烂身病”的爆发过程中,寄生虫是危害鳃和体表的第一步,多种寄生虫感染会导致鳃体表创伤;这将刺激黄颡鱼集群、相互摩擦,引起烂身症状;进而会诱发细菌、真菌的继发性感染,从而导致黄颡鱼死亡,因此早春控制寄生虫是很重要的。

但是,不要将病原视为病害发生的唯一因素,应将病原与其他条件一起等同来看待。养殖过程管理是否规范,饲料是否符合营养需求,投喂方式是否正确,气温变化等也是导致黄颡鱼发病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①越冬管理与开春饲养管理没跟上,导致越冬后鱼体质差等,开春后水温升高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②初夏天气忽冷忽热,水温突变,鱼类应激过大、易发病;③升温后,投喂过量,消化紊乱引起死亡;④饲料质量差、投喂方式不当;⑤在病害防控方面,杀寄生虫药和调水药太多,会导致水体恶化,寄生虫爆发性增长,导致鱼体患病。

05
预防措施


1.冬季彻底清塘消毒,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2.投放鱼种前肥水、调水,增加浮游生物量;
3.黄颡鱼投放苗种、转塘、并塘操作要规范,应避免鱼体受伤。鱼种下塘前使用食盐小苏打合剂或聚维酮碘等药物进行鱼体洗浴消毒;
4.控制养殖密度,以亩产1500-2500斤黄颡鱼为宜;
5.创新养殖模式,多养代替单养,适当套养鲢、鱅等滤食性鱼类,每亩黄颡鱼养殖塘可套60-80尾花鲢和白鲢;
6.保持水体适当透明度和充足溶解氧;
7.投喂优质饲料,高端饲料平民动保;但要控制投食量,先少量投喂,再逐步增加,必要时内服大蒜素等国际渔药;
8.定期添加多维、多糖以及天然植物药物拌饲投喂;
9.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避免溶氧偏低。前期温度低可以用增氧剂,后期温度高可用菌制剂调水。

06
治疗方案


1.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准确诊断,科学用药,切忌滥用药物;
2.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者生石灰等消毒剂,杀灭病原体;泼洒生石灰前池塘水体pH值不宜超过8.5;
3.用微生物菌群调水;
4.内服碳胺类国标抗菌药物,参考说明书使用。不建议用药,若病情严重需先通过药敏试验再选择适合的抗菌药。

来源:授渔水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