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之青苔、水华、蓝藻常规水质环境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543 | 回复2 | 2022-6-26 0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青苔的处理



青苔是一种丝状藻类,是对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等几种丝状藻类的统称。



春季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青苔开始繁殖生长。



早期如毛发一样附生在浅水的池底,随着气温的上升,它会大量繁殖,长成一缕缕绿色的细丝直立在水中;严重时会像一张巨网布满整个池塘。



1.青苔的危害性



当青苔大量繁殖时,会吸收水体中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得水体变得清瘦,当蟹种爬入青苔中,还会缠住蟹种而严重影响河蟹的正常摄食和活动。



当青苔封盖或吸附在水草上时,会阻碍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萎缩死亡,进而影响水质。



当其大量死亡时,分解释放大量毒素,引起水质发黑、发臭,氨态氮含量超标,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偏低,对河蟹造成伤害。



2.青苔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清塘不彻底。



若前一年发生过严重的青苔问题,蟹池冬季存有积水,翌年开春没有排干,养蟹前又未能清塘或晒塘,此类蟹塘青苔发生率极高,危害程度也较大。



②池水过瘦。



放养前养殖池没有施肥或施肥不足,致使池水过瘦,引起青苔滋生。



③前期的肥水没有肥起来或水草生长的阶段没有及时追肥,水草把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有益藻类得不到营养。



所以在种草后一定要密切关注池塘中水色的变化,一旦发现水草长势很快,水体透明度提高,应及时追肥,使透明度维持在30厘米。



④螺蛳一次性投放量过大,导致水质清瘦,肥水困难,青苔滋生。螺蛳一般在清明前后放养,放养螺蛳前一定要注意水质的肥度。



放养螺蛳前最好大量施肥。



⑤过量施用磷肥和施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使水体生态受到破坏,或在移栽水草、螺蛳时,将青苔带入蟹池中,造成青苔泛滥等。



3.防治青苔的措施



(1)彻底清塘



清除过多的塘底淤泥,塘底淤泥的厚度不超过15厘米,再进行晒塘20天以上。



在清塘时每亩用1.5千克硫酸铜溶于水中遍浇池底及池坡,5天后在塘内注水10厘米左右,用每亩150千克以上的生石灰兑水全池均匀遍洒。



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全池遍洒时要均匀,如在一个地方有太多的块灰且未能溶化时,要用铁耙将其耙开。



经过此法处理的蟹池,只要管理得当,一般很少会有青苔发生。



(2)适度肥水



青苔的生长需要阳光,而青苔是生活在水底部的,可以通过肥水,增加水的肥度,降低透明度,减弱光照。



由于前期水温较低,藻类不容易生长,水不易肥起来。



首先在清塘以后,要在池塘底部施基肥,一般施100~150千克/亩的有机肥。



再视水质情况施放无机肥,施肥的数量原则上是视池塘的底质、进水的水质情况而定,一般在3~5月份保持池塘水质的透明度在30~35厘米,透明度过高,说明池水偏瘦,需加大施肥量和次数。



进入6月份以后,养殖池水的透明度应控制在40~45厘米。



因此,控制池水透明度的原则:水温低,透明度也低;水温高,透明度应控制得大一点。



施放的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发酵过,施放的无机肥以复合肥为主。



施肥时要注意若青苔已大量发生,就不能大量施肥进行肥水了,因为施肥后有了更多的营养,加快青苔的生长。



也就是肥料施得越多,青苔就长得越旺。



①肥水效果不佳的原因



水温较低;光照不足;水体溶解氧过低;水体藻类过少;水体浮游动物过多;水体药物残留较多;水体pH值过高或过低;水体风浪过大,上下对流较严重;使用的肥水产品没有溶于水中或溶解性较差等。



②肥水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养殖户采取下列对策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肥水效果。



a.水温低、光照不足时:



使用氨基酸类肥水膏+低温芽孢或光合菌浸泡后全池泼洒,配合增氧剂或开动增氧机使用;



使用固体肥料时应充分溶解后再使用,一般浸泡6小时以上,如发现肥料沉淀物较多则证明该肥水产品质量较差,可改用肥水产品质量较好的产品,以确保肥水效果。



b.水体溶解氧过低、浮游动物较多时:



首先使用杀虫剂将过多浮游动物杀灭(在杀灭浮游动物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混养塘的杀虫剂选择,以确保对混养的虾蟹等无不良影响),然后隔天上午使用过硫酸氢钾配合增氧片全池抛洒,间隔2~3小时后,使用氨基酸肥水膏+磷肥+em菌浸泡后全池泼洒(晴天使用效果较好)。



c.水体使用大量药物,混浊时:



首先使用果酸有机酸(5~7亩/瓶)化水后全池泼洒,然后使用过硫酸氢钾全池抛洒,隔天晴天上午使用氨基酸肥水膏+藻种+EM菌浸泡后全池泼洒。



(3)放养细鳞斜颌鲴鱼



3月底前亩放养规格6~8厘米的细鳞斜颌鲴鱼种100~200尾。



细鳞斜颌鲴鱼摄食水生藻类,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体中青苔数量,防止因青苔暴发而导致水质的恶化;



鲴鱼还能吃食河蟹的残饵,可有效防止因饵料腐败变质对水质的影响。



(4)药物处理



若青苔已经大量发生,则需要采用药物杀灭的方法来处理青苔。用湿细土与灭苔护草灵拌匀后干撒于青苔密集处,用后2天即见效。



在青苔集中的区域直接将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泼洒在青苔上进行杀灭,并在3~5天后抛洒生石灰一次。



采用药物杀灭青苔时要注意不能在河蟹蜕壳期使用。


二、水华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蓝藻大量繁殖暴发引起。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蓝藻就会陆续出现,治理蓝藻一直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1.产生“水华”的主要原因



(1)高温



在常温条件下,蓝藻的生长速度并不比其他常见藻类快,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蓝藻的生长速度比其他藻类快;进入高温季节,蓝藻生长优势才会体现出来。



(2)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随着养殖的进行,水生动物不断生长,饲料的投入量就随之加大,残饵的堆积、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的增多等导致营养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



大量的粪便、残饵的积累速度远远大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3)氮磷比例失调



有益藻类营养源的不均衡,导致了藻类繁殖速度减慢,有益藻类的量减少,藻类获取水里的营养物质的量也就随之减少,被分解营养物质无法全部被藻类利用,累积过多后就出现了反馈抑制作用,造成物质循环受阻。



(4)人为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频繁使用杀虫剂和消毒剂,之后又没有及时补充有益菌群,造成水体缺乏有益微生物,从而使得水体的降解能力大大下降。



2.池塘蓝藻发生情况



(1)池塘中没有水草或者水草量很少,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导致后期养殖池中有机质含量过高。



(2)螺蛳放养量太少,或者放养的螺蛳成活率不高,导致后期池底有机质含量丰富。



(3)前期使用化肥和有机肥过多,后期使用微生物或底改少,有机质被分解有限,导致肥料在池塘中积累。



到了养殖后期,温度升高,pH值升高,水体形成富营养化,蓝藻开始发生。



3.预防蓝藻的发生



①经常换水,保证水草的正常生长,使水草占池塘面积50%左右。在养殖中期要注意对水草及时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



②前期如果螺蛳放养量不够,可在6月份增加一批螺蛳,一般总放养量在250~300千克/亩,并要保证螺蛳的质量。



③河蟹养殖前期尽量使用生物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机肥要通过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



在中期(5月份以后)要定期在池塘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期肥水主要以氨基酸类肥料为主,每月配合使用1~2次枯草芽孢杆菌原粉和反硝化细菌原粉分解池底有机质。



4.蓝藻的危害



①蓝藻大量繁殖时,一方面抑制了养殖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气体进入养殖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出现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引起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亡。

②蓝藻大量死亡也会败坏水质,而且产生大量藻毒素、羟胺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危害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



5.降低池塘蓝藻量



池塘养殖过程中发生了蓝藻,很难彻底将蓝藻清除,但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池中蓝藻量。



①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于有风天气在池下风处用竹竿或塑料管将蓝藻围到一个小角落里,然后用密网将蓝藻捞除。



②降低池水pH值,可用有机酸将池水的pH值降低到7~7.5。降低pH值应循序渐进,以防对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危害。



③在晴天池塘的下风处,用适量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或络合铜制剂直接泼洒在池边的蓝藻藻团上,可以有效杀灭部分蓝藻



(注意:药物泼洒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泼洒当天池塘要注意增氧,同时要密切关注池塘中水质以及河蟹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要定时巡塘)。



④如果蓝藻大量暴发,有条件的可每天换水一次,把下风口的蓝藻排除,然后进行杀灭。



蓝藻死亡后会产生蓝藻毒素,首先要解毒,可先换水1/3,然后使用解毒剂以解除重金属和蓝藻毒素,同时使用免疫多糖和解毒高稳维生素C拌饵投喂,以增强河蟹体质,减少应激反应。



一次解毒可能并不彻底,可连续使用2~3次。



解毒后再改底,可连续改底1~2次,改底同时配合增氧效果更好。等水质情况稳定后再肥水重新培养有益藻类。



⑤放养部分鲢鳙鱼、螺蛳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控制蓝藻繁殖,也可放养部分罗非鱼,罗非鱼可直接摄食蓝藻。



⑥雨后对水体施用一定量的水质改良剂,并补充一定量的生物复合肥(500克/亩),可使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在短时间内恢复繁殖与生长,抑制蓝藻繁殖(注意在水质改良剂泼洒前3小时要进行增氧)。



⑦在养殖水体中移植一定量的凤眼莲、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通过高等水生植物控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



⑧在加水或更换新水时要注意外河水质,如水源中有较多的青苔时应避免随加水带入蓝藻。



以上方法单一使用很难完全杀灭或控制蓝藻,应采用药物杀灭、生物制剂调水和底质改良剂改底,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改良。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对蟹池中的蓝藻进行控制和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水体混浊



池水混浊是河蟹养殖中的常见问题,短期的混浊对生产影响不大。



但是长期混浊,直接影响了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不足,使得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水草生长发芽没有光照就易倒伏死亡,腐烂后败坏池塘水质,从而影响了河蟹的正常蜕壳生长。



1.蟹池水体混浊的常见原因



①投喂量不够,河蟹寻食活动引起。



②寄生虫寄生使得河蟹烦躁不安,四处爬动引起。



③浮游动物轮虫偏多引起。



④小杂鱼多。



⑤池底溶解氧不足,河蟹爬动不安。



⑥水草不足或无水草,水体自净能力差。



2.应对水体混浊采取的措施



①若是投喂量不足引起的,则需要逐步增加投喂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宜。



②检查河蟹鳃丝及体表,若有纤毛虫寄生,可全池泼洒纤虫净等药物,大量寄生时,连泼两次。



③若水色发白,水体中浮游植物偏少,而浮游动物偏多,则要先杀虫(使用阿维菌素等),再肥水(使用氨基酸肥水膏等)。



④若是野杂鱼多引起的混浊,可在饲料中添加“清塘2008”等予以清除。



⑤水草不足或无水草的池塘,可移植经过消毒处理的水花生入池。
四、水体富营养化



养殖水体中由于营养盐的增加而导致藻类和水生植物生产力增加、水质下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有害藻类暴发



由于水体中粪便、残饵的堆积,微生物降解转化能力减弱,很多物质以大分子有机物形态存在,小型的藻类无法吸收利用,但是如裸藻、甲藻、蓝藻等有害藻类却能吸收利用,这种环境为有害、不良藻类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条件。



(2)影响水体的感官性状 处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藻等大量繁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混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出腥臭味。



(3)产生有害物质 富营养化水体中许多藻类能够分泌、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使水的品质下降。



(4)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 在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中,水体的氮源堆积过多,同时微生物转化能力不够,就导致了有机物质堆积,厌氧分解而产毒。



大多数有害微生物都是厌氧菌,如果水体长期溶解氧不足,厌氧菌会快速大量繁殖,出现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沉积。



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体氧缺乏,有益浮游生物匮乏,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如遇阴雨天气,水体温度、酸碱度等发生快速改变,水体就会发生巨变——倒藻,造成养殖生物的应激反应加剧,导致疾病暴发,引起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此外,还影响渔业等生物资源利用,使水体经济价值降低。



2.常用的检测方法




生产上可以利用较为简单的仪器在现场直接测定或通过目测的方法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作大致判断。



(1)透明度测定法



用直径30厘米的白色瓷盘(也可将铁板或其他材料涂成白色代替)放入水中目测看不到时的深度作为透明度。



因此,测定时间宜确定在每天9~16时。



透明度能够大致反映出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透明度越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有时虽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但测得的透明度仍较大,原因是:大型丝状菌类及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浮游藻类暴发性死亡,雨天浮游藻类下沉,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不利于藻类生长等。



(2)目测



通过肉眼观察水色,判断水质好坏与富营养化程度。



水色是主要由池塘水体内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有机质及悬浮物构成的总体所呈现出的颜色。



辨认池塘水色并及时调控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门重要技术。



(3)典型的不良水质



①绿色水体:水中氮含量大。



②黑褐色或酱油色水:剩饵、残饵多,底质恶化,水体中以鞭毛藻、裸藻、褐藻等为主,养殖动物易发病。



③黄色水:池中积存大量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池水pH值下降时易产生此色,对养殖动物生长不利。



④白浊色水:主要含纤毛虫、轮虫、桡足类浮游动物、黏土微粒或有机碎屑。

⑤澄清色水:贫营养水或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不利于养殖。



3.降低其危害建议采取的措施



①光合细菌(30亿/毫升)和硝化细菌(30亿个/克),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分别为3~4毫升和2~3克,全池泼洒,15天使用1次,连用2~4次。



②高效芽孢杆菌(50亿个/克)和乳酸菌(30亿个/克),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分别为0.3~0.4克和3~4毫升,全池泼洒,10~15天使用1次,连用2~4次。施用微生态制剂后要注意增氧。



③根据不同条件的富营养化水体,可按每立方米水体50~80克,投放鲢鱼、鳙鱼,比例灵活掌握。



④经常加注新水,10~15天加水1次,一次加20厘米左右。



⑤用好增氧机(除水体缺氧、鱼浮头重点开机外,晴天每天中午、下午开机2~3小时),向水体增氧、搅动水体以及在池塘中种植水草等。
五、水体中硫化氢偏高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的可溶性气体,它对生物有严重的毒害作用。



在铁盐不足、溶解氧过低,特别是水位、pH值下降时,H2S含量极易过高。



水体中硫化氢的来源主要是饲料残饵、水生生物的尸体和淤泥等在溶解氧缺乏时厌氧微生物分解而产生的。



当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偏高时,主要的防治措施如下。



(1)有机酸解毒,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用0.75~1.0克,全池泼洒,一天1次,连用2天。



(2)芽孢杆菌配合增氧片,一次量,每亩水体分别为333~400克和167克,全池泼洒。



(3)促进水的垂直流转混合,打破分层停滞状态,避免底泥、尤其要避免底层水发展为还原状态。



可采用增加池中溶解氧,一般采用机械增氧或化学增氧的方法,促使硫化氢氧化成硫酸盐。



(4)尽可能保持底质、底层水呈中性、微碱性(pH值7.5~8.5),为此可施用石灰,尽量避免底质、底层水呈酸性。



(5)施用铁剂,提高底质、底层水中Fe2+、Fe3+的含量,一旦有硫化物生成,可使其转化成FeS,单质硫固定在底泥中,不致在水中积累造成危害。



(6)避免硫酸盐大量进入养殖水体。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淡水鱼王 | 2022-6-26 08:5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六、水体水色发白



1.池塘水体水色发白的原因



(1)在养殖前期通常是由于浮游动物过多或者浮游植物突然大批死亡,单细胞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所致。



(2)养殖后期因为天气突变、溶解氧缺乏、毒素增加、摄食投喂、消毒治病不当等,也可造成单细胞藻类非正常大量死亡,进而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所致。



2.水体水色发白主要的防治措施



(1)多开增氧机,然后排掉部分底层水并引进部分新水。



(2)使用驱氨净水剂、增氧剂、光合细菌。



(3)引进新藻种,并适当肥水。



(4)发白水体如果氨氮或亚硝酸盐的含量过高,应该先使用驱氨净水剂(如沸石粉、氯化铝),同时减少或停止投喂饲料。



待大部分的浮游动物被摄食或死亡后,再引进部分新水,并进行肥水。



(5)对于轮虫等引起的水体发白,可先不间断增氧,次日清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杀虫剂并于上午增施磷肥。



(6)泼洒维生素C等,减轻水生动物的应激反应。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淡水鱼王 | 2022-6-26 08:5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七、水体水色偏瘦



水体只有保持一定的肥度,才能维持水体中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于偏瘦的养殖水体,常采取的措施是施肥,但应该注意施肥的方法。



(1)在池塘养殖中,往往采用施足有机肥、追施无机肥的方法。



在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磷肥,以磷促氮,这样既满足浮游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比例,又不使氨氮过分富集。



(2)在追肥时应把无机肥充分化开,选择晴天上午均匀泼洒,切忌泼洒后立即开启增氧机,以便营养成分被浮游植物充分吸收。



八、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



正常养殖水体亚硝酸盐一般以不超过0.1毫克/升为宜,水体中亚硝酸盐过高就会导致水产动物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养虾过程中的“偷死”常常也是由于亚硝酸盐过高造成的。



在养殖的中后期,池塘中亚硝酸盐偏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与养殖中后期投喂量增加、生物及氮的库存量增加,而硝化细菌自身繁殖相对较慢且生长易受到其他菌群的抑制有关。



针对亚硝酸盐过高,通常采用的防治措施如下。



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



②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殖酸聚合物等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如亚硝酸盐降解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③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利用活菌制剂加快亚硝酸盐分解、转化。



④偏瘦水体增施磷肥,以磷酸二氢钙为最佳,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偏肥水体用沸石粉或明矾加食盐全池泼洒。



⑤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污物。



⑥消毒杀灭厌氧菌后,用沸石粉进行吸附。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