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蟹第一镇

    [复制链接]
查看19306 | 回复0 | 2022-12-4 17: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过几天,全国各地,尤其是来自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的客商就要来我们水阳镇购买幼蟹。”
1 1 月25 日,宣州市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葛其寿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国7 只幼蟹中,就有1 只产自宣州市宣州区水阳镇,水阳镇也被誉为“ 中国幼蟹第一镇" 。
科技助力,优质蟹苗自主繁育技术成功转化
宣州区现有幼蟹养殖面积4.5万亩,其中仅“中国幼蟹第一镇"——水阳镇幼蟹养殖面积就超过4 万亩,每年蟹苗需求量约8 万千克。
“几年前,由于受中华绒螯蟹繁殖需要海水条件的限制,我省长期以来所有蟹苗完全依赖外购。”不同规格亲本繁殖的蟹苗价格悬殊较大,从200元/kg 、1600 元/ kg 不等,蟹苗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效果和稳定性也千差万别,普通购苗者仅从外观上难以辨识。“我们往往花高昂的价格却不能购得对等的蟹苗,蟹苗质量受制于人,严重影响养殖效果和养殖收益。”葛其寿说。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良种是中华绒螯蟹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为实现宣州区中华绒螯蟹种源自主可控,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与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共同承担了2021年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中华绒螯蟹良种繁育与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转化应用”,针对我省中华绒螯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项目组在省“两强一增”行动指引下,践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以种业提升、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和水质智慧管控为突破口,汇集各类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以位于水阳镇吴村的宣州区(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华绒螯蟹示范区为科技转化应用核心示范区,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定向集成、定向转化,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吴村模式”。
在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和宣州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推动下,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宣城市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江苏如东、东台自主建设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繁育基地1000亩。
“我们指导上述企业从全国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优势产区6个典型养殖群体中遴选良种亲本,开展优质蟹苗自主繁育,转化大规格亲本遴选、产前强化培育、抱卵蟹越冬管理、轮虫培育、灯光诱捕、大眼幼体土池原位淡化等技术,累计繁育优质蟹苗30000余kg,生长速度提高8%以上,除满足核心示范区需求外,还辐射推广周边养殖15000亩。”项目组负责人、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江河告诉记者,经过协同攻关,现已探索出了一条“自选良种亲本、异地自主繁育、本地化培育、良种良法配套、产研推结合”的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之路,实现了项目区种源完全自主可控,也开创了安徽本土企业沿海自主开展蟹苗规模化繁育的先河,为宣州区幼蟹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业保障。
品质好效益稳,优质幼蟹返销长三角
近两年来,江苏兴化市合陈镇的蟹农单春兰每年都会提前向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订来年的幼蟹。“品质好,上市早,成蟹规格大、价格好。养殖效益稳定。”单春兰表示以前都是在江苏本地进幼蟹,后来发现宣州这边的幼蟹质量更佳后就“锁定”这里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飞感叹这得感谢多年来省农科院水产专家们的科技支撑。原来,宣州区幼蟹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趋于稳定,已成为宣州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年产中华绒螯蟹蟹种约10亿只8500吨,但由于缺少优质蟹苗自主繁育技术,幼蟹产业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主要表现在幼蟹售价较低,远低于邻近的江苏,业界口碑不佳,不少采购商误认为到宣州区拿不到质量上乘的幼蟹。
“究其根本原因为宣州区幼蟹养殖多为一家一户零散养殖,组织化程度低,养殖管理标准化欠缺,导致幼蟹养殖质量不稳定,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叶飞说。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开展中华绒螯蟹优质蟹种标准化培育技术转化应用,按照现代智慧渔业的标准和要求,高标准建设优质蟹种培育示范基地,重点优化、完善增氧系统,构建了蟹种培育池微孔底增氧与水车式增氧相结合的立体增氧方式,显著提高了水体溶氧和自净能力,提升了水体养殖容纳量。
“我们还转化应用了中华绒螯蟹良种蟹苗放养、天然饵料培育、水草布局与管护、水质智能化管控、科学投喂、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江河告诉记者,通过技术的转化应用,核心示范区幼蟹平均产量较同区域养殖高出10%,平均售价提高20元/千克,亩均增效1200元以上,优质幼蟹不仅供应当地,还大量返销到江苏、浙江。
智能化管控,坐在办公室轻松养蟹
虽然已是初冬季节,走进安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基地一一水阳镇吴村村中华绒螯蟹优质蟹种培育示范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五彩斑斓的鲜花大道。不同于以往的水产养殖区,这个花园般的养殖基地水面清澈、环境优雅,偌大的水面布置着各种数字化管网,基本上看不到工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基地办公室的互联网数据管理平台上,记者看到,养殖基地各个塘口的实时状况、饲料用量、水质质量、采购情况等诸多信息在电脑上一览无余。
“以前没有这些先进设备,工人半夜起来增氧把门牙都摔掉过。自从基地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改造后,现在养殖幼蟹轻松多了。只需每天打开手机App就可以随时巡塘和实施增氧等相关指令。200亩基地只需要5个工人就可以了。”叶飞说。
“传统的水产养殖,每日巡塘和人工检测水质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生产环节,由于智能化程度低,耗时耗力,经常面临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窘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钱蓉介绍,为推动我省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从规模化迈向高质化,解决经验主导养殖决策和从业人员老龄化的产业困局,项目组对三个示范基地进行改造,开展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体水质智慧管控技术转化应用。
在对核心示范区内200亩蟹种培育示范基地进排水、护坡、环沟等进行全面改造和环境美化的基础上,安装了可视化视频巡检和水体水质智能监测,实现了办公室智能化巡塘和水质在线监测数字化,根据巡检和水质在线监测结果,自动开启增氧设备,采取相应水质处理措施,从而实现数字化、精准化养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养殖决策科学化水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我在外地出差时,也会经常打开手机App,实时查看一下养殖区域的水温、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发现情况马上能及时处理,真是太方便了”叶飞指着池塘边布置的高清网络球机告诉记者,它们可360°巡航监控养殖区域,具有集中传输、本地录像、视频回放、权限管理、多画面监控、报警联动、移动侦测、红外夜视等功能,还能智能化控制增氧机,远程实时调控水体水质环境,实现了养殖区的综合指挥调度。
生态治理,养殖尾水实现“零排放”
11月25日下午3点,葛其寿在自家的池塘边指挥工人将将一袋袋叶绿草搬上小船,准备移植到养殖塘的水底。“叶绿草能净化水质,鱼和蟹也都爱吃它。”葛其寿告诉记者,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会加速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污染,这在蟹种培育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大面积种植叶绿草是专家建议的进行养殖尾水生态治理的手段之一。
宣州区拥有4.5万亩的蟹种培育基地,养殖尾水治理压力大。科研人员通过调研发现,宣州区拥有水网密布、水路通达的先天水域优势,全区天然河沟面积12万亩,可以在充分发掘养殖池塘自净能力,加强原位修复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提升河沟异位尾水净化能力,从而提高尾水治理效果。
项目组经认真现场勘察和研究,确定了利用示范区内天然河沟开展池塘原位和河沟异位尾水净化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实施了进排水和河沟改造。
“我们在岸带浅水区移植沉水植物金鱼藻、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复合型水草,确保不同季节均有相应优势种。”江河介绍,在不宜水草生长的深水区设置凤眼莲生物浮床,利用其极其发达的根系吸附氮磷,同时投放滤食性的鱼、螺贝类等,构建了生物浮床-滤食性鱼类-沉水植物-螺贝类的立体生物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养殖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清澈,可循环使用,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
好水养好蟹,通过尾水治理,示范区养殖池塘水体清澈、水草丰美,养出的成蟹品质高、卖相好,深受江浙沪消费者喜爱。
“现在每天至少收购4000斤大闸蟹,百分之九十都销往江浙沪,以浙江销量最大。我们常年向杭州四个定点超市供货,在签供货协议前,他们都来实地考察过。”叶飞介绍,通过提供自育优质蟹苗,并回收成蟹,叶飞每年至少向江浙沪销售大闸蟹100万斤,带动了周边众多养殖户增收致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阳镇双赢村养殖户刘伟前些年因从外省购买蟹苗质量难以保证,养殖效益较低,只养了20亩水面的螃蟹。后来,叶飞向他提供了我省自育优质蟹苗,亩均效益较之前增加了3000元。今年刘伟将养殖面积增加到60亩,收益也大幅增加。“每亩成蟹产量能达到280斤,塘边收购价在每斤45元左右,亩纯利达到6000元。”刘伟说。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汪永安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