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溶解氧了解有多少?

[复制链接]
查看808 | 回复0 | 2020-7-20 12: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如同人类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一样,溶解氧也是水产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养殖过程中,因溶解氧不足而导致养殖动物大批死亡的案例数不胜数,这让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要扪心自问对养殖重中之重的溶解氧到底了解的有多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溶解氧。
一、什么是溶解氧
定义: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即气态氧存在水分子间隙中,记作DO,单位为mg/L。
二、影响因素
溶解氧与大气压、氧分压、水温、盐度及水质等有密切关系。溶解氧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水温及盐度呈反相关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溶解氧大约为9mg/L。


三、养殖水体溶氧来源
1. 空气溶解,当池塘溶解氧饱和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养殖水体溶氧消耗
1. 水体逸散,当池塘溶解氧饱和度>100%时,水体会向空气释放氧气。
2. 养殖动物的消耗。
3. 水呼吸,藻类、浮游动物等呼吸作用。
4. 底泥呼吸,底栖动物、水草及微生物等的呼吸,而微生物的呼吸占底泥呼吸的绝大部分。例如:底泥沉积的有机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发生降解,需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 + O2 = CO2可知,每12克碳要消耗32克氧气。淤泥厚的池底将会消耗池塘中50~75%的溶氧,浮游生物和悬浮有机物能够消耗20~45%的溶解氧,而养殖动物所消耗的溶解氧占比却很低。
五、溶氧变化
一天当中养殖池塘的溶解氧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增加或减少。日出后,随着藻类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水中溶解氧含量不断升高,下午达到最高值。傍晚日落之后,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氧气,溶氧含量不断降低,凌晨时溶氧降到最低。此时,应注意溶氧不足所带来的危害。



另外,溶解氧还具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不均衡性。白天因为光合作用,在藻类聚集较多的表层水及下风口处溶解氧高于底层水及上风口处。池塘底部因光照少产氧能力不足,再加上微生物对沉积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会消耗大量氧气,而成为缺氧的始发地。
六、溶解氧不足的危害
1. 有机物质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降解不彻底,易产生氨氮、亚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
2. 有害菌、寄生虫等病原菌易在溶氧不足或缺乏的情况下大量繁殖。
3. 低溶氧抑制动物的生长和正常的生理活动,摄食下降,抵抗力降低,易暴发疾病;严重者会导致大量死亡。若溶氧在4ppm时,虾会吃料,但饲料利用率下降。若溶氧维持在2~3ppm,虾出现停料,体质变差。溶氧在2ppm以下时,虾会因为窒息而死亡。


七、如何提高溶氧
1. 根据池塘情况配备和使用增氧机,尤其晴天开增氧机,可将养殖水体表层过饱和的溶氧及时输送到池塘底部,偿还池底形成的“氧债”。
2. 紧急时可使用增氧剂,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
3.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养殖动物的耗氧量。
4. 有条件可定期清除底泥中的残饵、粪便,减少底耗氧源;无法清理底泥的,可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对有机物的降解。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