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北沿海缢蛏养殖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2508 | 回复3 | 2021-3-31 18: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缢蛏作为沿海滩涂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营养价值高、生长快、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显著,但近几年缢蛏养殖死亡现象日趋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总结缢蛏死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滩涂老化:



缢蛏属埋栖类贝类,其生长和存活除受到水质状况的制约外,与底质环境的质量也密切相关。由于连续多年的缢蛏养殖,有些养殖区滩涂老化,养殖区滩涂老化,自然生产能力下降现象十分突出。



2、肥水不当:



蛏子是滤食动物,主要以微小生物和悬浮的微小颗粒为食,肥水是缢蛏养殖最为关键的一环,施肥培养藻相的好坏和丰度直接决定蛏子养殖的效益,饵料中藻相的好坏直接决定蛏子的营养水平,其中以硅藻为佳,绿藻次之,如遇到裸甲藻等蛏子则会停止滤食。



大量不当不分种类的施肥,如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及未经发酵消毒处理的粪肥等等,不仅造成了水质恶化,而且易导致土质板结硬化,进而导致缢蛏生长缓慢、钻泥死亡;传统肥水虽然可能培养藻类较快,但是藻类死亡也快,容易倒藻死亡,不能定向培养硅藻,增加了蓝绿藻及有害藻类的爆发机率,另增加了氮的含量,藻类营养不平衡,培养起来的藻相单一、容易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均容易导致蛏子不开口摄食,不利于蛏子的生长。



肥水不够,水质透明度高,滋生青苔、泥皮。泥皮主要是由底栖藻类疯狂生长使底泥表层板结导致的,泥皮里的底栖藻类不仅与小型藻类争夺营养,导致水难肥;还会覆盖蛏板,堵住蛏眼影响缢蛏摄食;死掉的底栖藻类,会败坏水质,影响缢蛏生长;肥水太过,水质透明度低,蛏子容易吃食过多死亡,另外肥水过量,必然有一部分藻类利用不到的肥料沉底,造成底质污染,增加池底负担;况且气温不稳定,一旦倒藻和藻类死亡后沉底,又容易生成泥皮。



3、没有注重水质调控:



水体的理化指标严重超标,如池塘的pH值偏高、氨氮、亚盐偏高等,均会导致缢蛏中毒死亡,缢蛏苗适应的pH值为8.6以下,超过9.0以上,死亡率较高。氨氮、亚盐过高则会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缢蛏缺氧窒息死亡。不注重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特别是水体若产生大量裸甲藻,甲藻死亡后易产生神经麻痹性贝毒,导致缢蛏滞留在洞穴1\2处并停止滤食,于48小时后死亡。



高温期,水体有机质大量产生,经过好氧细菌的分解,不断消耗水体溶氧,极易造成蛏穴缺氧,同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分解产生硫化氢、氨、硫化铁等物质,又加剧了缺氧状态。



4、没有注重底质改善



缢蛏活动范围有限,仅限于蛏田处活动,保持蛏田处干净清洁至关重要,因此平时要定期改善底质,而不是发现底质恶化时才改底。蛏涂连续养殖,蛏排泄物、死贝、残饵等大量蓄积,易造成底质有机质积累、底质老化、发黑发臭现象产生。长时间不改底,造成蛏穴周围底泥恶化,硫化氢超标,易造成二龄缢蛏上透换穴,上透过程中造成一部分死亡,如果前期肥料投入过量,会造成水-底双重恶化,致使缢蛏大量上透或闭管,此种情况的上透缢蛏即使回潜也会有高达80%的死亡率。底质恶化导致的硫化氢超标也是很多蛏塘高温期缢蛏死亡的根本因素。



5、养殖密度过大



养殖密度过大,易导致饵料缺乏,进而导致缢蛏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体质变弱,生长缓慢,而到了繁殖后期,体质虚弱的缢蛏移动困难,极易出现浮头现象,造成死亡。

养殖密度过大,易诱导缢蛏病原生物如细菌、寄生虫、病毒以及有害藻类的感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大,而部分缢蛏的死亡又可能诱发大面积缢蛏的死亡。



6、养殖病害发生



缢蛏细菌性疾病主要是溶藻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和河弧菌以及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等,其病症表现为闭壳肌松弛、水管进排水无力、滤食能力下降等,7天左右死亡,大部分死于洞穴的中下部,很少死于洞穴的上部。特别是高温期,蛏子极易感染病害,造成缢蛏偷死,而病蛏在死亡后,在高温下极快的腐败,使底质遭受污染,然后在短时间内感染整个养殖场地,造成大批量死亡现象。
二、防控缢蛏死亡的对策


1、正确健康肥水



选择正确合适的肥水产品,健康、安全、高效,科学肥水,缢蛏以滤食藻类为食,滤食量大,滤水快,藻相的好坏直接决定缢蛏的营养水平,要看水色看藻施肥,依靠“适时、适量、均匀、少量、多次”的原则科学施肥,保持蛏塘合理的透明度,是否健康肥水直接影响到缢蛏的健康,影响在高温雨季等恶劣天气时的抗应激和抗病害的能力,更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定期调控水质



黄褐色是缢蛏养殖的最好水色,镜检藻类组成以硅藻为主,但此水色不易保持。



1)养殖前期需定期使用营养全面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特别是含硅的氨基酸肥水,以定向培养硅藻水色,尽量保持水色的稳定,满足缢蛏生长的营养需求;

2)养殖过程中应以“调藻养菌”为原则,可选择以腐植酸钠为载体的复合芽孢杆菌搭配粪肠球菌一起使用,达到构建水体优良菌相,菌-菌接力发挥作用,促进水中大、中、小分子有机质正常分解,转化为浮游微藻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营养盐,维持菌藻平衡;

3)养殖中后期,由于温度升高,投饵、残饵、排泄物等增加,水质容易出现过浓、富营养化的情况,需进行合理换水并定期配合使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调节水质。



3、定期改善底质



1)水色较浓,镜检藻类组成以硅藻为主时,使用以粪肠球菌、硫化氢氧化细菌为主的生物底改改善底部,增加缢蛏活力,加大滤食量;

2)当蛏壳边缘锈黄色时,说明缢蛏在前一段时间内停滞生长,如果发黑,说明底质可能已经发黑发臭,缢蛏活力差可以使用高铁酸盐类改底;

3)缢蛏属底栖贝类,受底质影响较大,底质不好,有害菌增多,缢蛏进出水管会出现发黑、腐烂现象,甚至贝壳上面会出现黑斑,严重影响了缢蛏品质和卖相,可定期使用以粪肠球菌、硫化氢氧化细菌为主的生物底改改善底部,祛除硫化氢的危害,补充底部有益菌,防止池塘底质发黑现象,提高缢蛏活力,缢蛏喷水快,自然开口好,生长快,体色亮。



4、及时预防疾病



定期检测水质、检查缢蛏生长活动情况,解剖观察肠道、进水管、晶杆体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月下旬随温度上升缢蛏容易中毒死亡,而缢蛏中毒死亡过程可分为不进食、昏迷、死亡腐烂三个阶段,巡塘观察一般采用简易的蛏穴(蛏眼)诊断法:缢蛏生长正常时滤水较强,蛏穴内水体较为清澈,稍受惊动,缢蛏便吐水下潜,并产生一股泥云,如果蛏穴穴孔变小甚至堵塞,则表明缢蛏已开始不同程度中毒,此时应及时处理解决。办法是干露蛏涂后,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问天羽 | 2021-4-2 19:4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多谢老师,谢谢分享技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摁灭了烟 | 2021-4-6 00:4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很好的文章,非常值得收藏!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风雨中的小树苗 | 2021-4-15 22:4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摁灭了烟 发表于 2021-04-06 00:45
谢谢,很好的文章,非常值得收藏!

多谢您支持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