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腰斩后,小龙虾价格反弹!还会再涨吗?千亿盛筵的危与机

[复制链接]
查看4109 | 回复0 | 2021-6-25 2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夏天来了,小龙虾消费迎来了旺季,小龙虾价格相比5月初也便宜了不少,消费者们吃虾更实惠了。



01

小龙虾价格反弹



据央视财经报道,小龙虾价格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大幅度下跌,近期又略有反弹。



由于盱眙采用虾稻共生的养虾模式,五六月份要将水塘里的虾全部捞出来,才能接着种水稻,这样养殖户一年能挣两份的钱,部分规格小龙虾价格相较4月底几乎腰斩。



现在秧插起来了,价格又开始反弹上去,基本上在40元到45元每斤。



那么,小龙虾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吗?



小龙虾收购商表示,现在基本上这个虾稻共生这一块,小龙虾基本上已经捕完了,所以价格逐渐又有点反弹,稍微高一点,估计过了半个月以后,接近高峰的时候,小龙虾价格肯定还要上涨,甚至上涨幅度还要大。



02

千亿盛筵的危与机



被冠上“夜宵之王”称号的小龙虾,也已经孕育出千亿级规模的大产业,产业链带动500多万就业岗位,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和消费国。



启信宝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括“小龙虾”,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小龙虾相关企业超1.7万家,其中约九成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以内。近五年来,我国小龙虾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数量持续上涨。其中,2018年和2019年均新增超过5000家小龙虾相关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小龙虾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数量近4000家,占全国的23.3%,其次是广东省,有超2000家相关企业,占比12%。另外,四川、河南和湖南三省也均有超1000家相关企业。



从产值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已达3490.7亿元,覆盖范围涵盖第一二三产业,跃升为一个数千亿规模的产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小龙虾消费甚至推动了湖北潜江市——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县级市,成为全球知名的“小龙虾之乡”,城市人均GDP位列湖北省前五名,而小龙虾相关产业贡献值占整个城市GDP的30%左右。然而,作为一个非刚需消费拉动的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中国小龙虾产业是否面临产能过剩,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



03

旺季背后的过剩危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对外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调查分析报告(2020年)》显示,2020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约为3490.7亿元,同比下降15.06%。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约为790.62亿元,同比增长10.19%。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为480.08亿元,同比增长10%。受到疫情的影响,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为2220亿元,同比下降25%,但仍占总产值的63.59%。



2021年,中国小龙虾的养殖规模还在持续扩大,第三产业的消费回暖明显。



但小龙虾的售价不再“一骑绝尘”,只涨不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小龙虾产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出现结构性过剩。2020年,16个小龙虾养殖省区市养殖总面积约为2307.77万亩,其中,湖北省养殖面积达790万亩,年产量达98万吨,占总产量的38.76%。



值得注意的是,小龙虾产业在发展中出现了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整条产业链中,小龙虾养殖环节成本最高、利润最低、风险最大,却门槛低。2018年小龙虾的价格攀上高峰后,吸引了一大批养殖户入局,2019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大幅增加,但并不是每一个养殖户都能从中分一杯羹,甚至大部分新养殖户陷入了亏本经营。尤其是疫情期间,有些小龙虾产地甚至出现了“弃塘”现象。一位水产行业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供大于求后造成的价格悬崖式下跌,另一方面则是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的滞后。
04

预制菜与休闲食品市场成为新蓝海



从结构上来看,小龙虾第一、二产业占比增大,但增速放缓,第三产业仍然是消费的主力场景。随着上游养殖业的发展,以小龙虾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也加紧布局,加工规模不断提升,区域集群明显。



当下作为原材料的小龙虾正通过种种形式来弥补销售淡季的空缺。一方面,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小龙虾品种得以改良,养殖区域也扩大到海南等地,而温暖地区产虾可以部分解决冬季虾的供应问题,拉长有虾卖的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提升,不仅提升了小龙虾的储存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冷冻后的口感。对于养殖户来说,冷冻虾虽然价格大打折扣,但也不失为一种消耗库存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小龙虾加工领域,由正餐类食物向着预制菜和休闲食品转变的趋势正在增强。



2019年以来,文和友、国联水产、大希地、良仁等品牌产品上线电商平台,小龙虾预制菜逐渐走入主流餐饮市场,受到终端消费者的欢迎。2019年7月,薇娅龙虾节,数十万盒小龙虾3秒售罄;4月1日,罗永浩直播间,信良记麻辣小龙虾销量达171805份,销售额2044.5万元,位列商品销量榜第一,在他今年的直播一周年活动中,该产品销量依然位于前三。如今,小龙虾预制菜在电商平台销量稳定,主播带货频次较高。就淘宝而言,月销20万+、10万+的产品不在少数。



在餐饮行业专家谭野看来,小龙虾这类预制菜之所以能够占领市场,除了冷藏存储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改进保留了小龙虾的口感外,价格的降低也是提升消费频次的一大推动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半成品、预制品、高品质零售零食都是未来餐饮零售的主要发力点,但真正的小龙虾全国性大企业很有可能出现在食品零售行业,就像鸭脖的火爆一样,这两者由于原材料单一、产品线单一,都增强了餐饮零售属性。



现如今90后、00后逐渐成为小龙虾的消费主力,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就餐习惯也随之改变。从这一角度来看,预制菜和休闲食品的加工转型既有利于消化小龙虾库存,更能够培养大众的消费习惯,丰富小龙虾的消费场景。未来对小龙虾初级加工产品的需求预计将持续提升,初级加工业有望获得大发展。



本文综合自:

《夜宵“顶流”小龙虾:旺季背后的过剩危机》

《货源收紧!几近腰斩后,小龙虾价格反弹!还会再涨吗?》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