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鱼出现问题常用的比较有效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765 | 回复0 | 2021-7-30 19: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患病后,首先应对其进行正确而科学地诊断,根据病情病因确定有效的药物;其次是选用正确的给药方法,充分发挥药物的效能,尽可能地减少副作用。



不同的给药方法,决定了对鱼病治疗的不同效果。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挂袋(篓)法



即局部药浴法,把药物尤其是中草药放在自制布袋或竹篓或袋泡茶纸滤袋里挂在投饵区中,形成一个药液区,当养殖的水产动物进入食区或食台时,使其体表得到消毒和杀灭体外病原体的机会。



通常要连续挂三天,常用药物为漂白粉和敌百虫。



另外池塘四角水体循环不畅,病菌病毒容易滋生繁衍;



靠近底质的深层水体,有大量病菌病毒生存;茭草、芦苇密生的地方,很难进行泼洒药物消毒,病原物滋生更易引起疾病发生;



固定食场附近,鱼的排泄物、残剩饲料集中,病原物密度大。



对这些地方,必须在泼洒消毒药剂的同时,进行局部挂袋处理,比重复多次泼洒药物效果好得多。



此法只适用于预防及疾病的早期治疗。



优点是用药量少,操作简便,没有危险及副作用小。



缺点是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能杀死食场附近水体的病原体和常来吃食的鱼身体表面的病原体。



二、浸洗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有病的集中到较小的容器中,放在按特定配制的药液中进行短时间强迫浸浴一下,来达到杀灭体表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个别或小批量患病的使用。



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及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也可利用皮肤组织的吸收作用治疗细菌性内部疾病。



具体用法如下:根据病鱼数量决定使用的容器大小,一般可用面盆或小缸、放2/3的新水,根据个体大小和当时的水温,按各种药品剂量和所需药物浓度,配好药品溶液后就可以把病鱼浸入药品溶液中治疗。



浴洗时间也有讲究,一般短时间药浴时使用浓度高、时间短,常用药为亚甲基蓝、红药水、敌百虫、高锰酸钾等;



长时间药浴则用食盐水、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呋喃剂、抗生素等。



具体时间要按鱼体大小、水温、药液浓度和健康状况而定。



一般体大、水温、药液浓度低和健康状态尚可,则浴洗时间可长些。反之,浴洗时间应短些。



值得注意的是,浴洗药物的剂量必须精确,如果浓度不够,则不能有效地杀灭病菌;



浓度太高,易对鱼体造成毒害,甚至死亡。



洗浴法的优点是用药量少,准确性高,不影响水体中浮游生物生长。



缺点是不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况且拉网捕鱼时既麻烦又容易弄伤,所以通常配合转池或运输前后预防消毒用。



三、泼洒法



就是根据鱼的不同病情和池中总的水量算出各种药品剂量,配制好特定浓度的药液,然后向池内慢慢泼洒,使池水中的药液达到一定浓度,从而杀灭鱼体及水体中病原体。



如果池塘的面积太大,则可把病鱼用鱼网牵往池的一边,然后将药液泼洒在鱼群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泼洒法的优点是杀灭病原体较彻底,预防、治疗均适宜。缺点是用药量大,易影响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长。



四、内服法



就是把治疗鱼病的药物或疫苗掺入病鱼喜吃的饲料,或者把粉状的饲料挤压成颗粒状、片状后来投喂,从而达到杀灭体内的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常用于预防或鱼病初期,同时,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即自身一定要有食欲的情况下使用,一旦病鱼已失去食欲,此法就不起作用了。


一般用3~5公斤面粉加氟哌酸1~2克或复方新诺明2~4克加工制成饲料,可鲜用或晒干备用。



喂时要视鱼的大小、病情轻重、天气、水温和鱼的食欲等情况灵活掌握,预防治疗效果良好。



内服法适用于预防及治疗初期病鱼,当病情严重,已停食或减食时就很难收到效果。



五、注射法



对各类细菌性疾病注射水剂或乳剂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常采取肌肉内注射或腹腔内注射的方法将药物注射到病鱼腹腔或肌肉中杀灭体内病原体。



注射前鱼体要经过消毒麻醉,适于水温低于15℃的天气,以抓在手中跳动无力为宜。



注射方法和剂量:如果通过肌肉注射时,注射部位宜选择在背部前方肌肉丰厚处。



如果是采用腹腔注射,注射部位宜选择在从头部至身体尾部的1/5处。一般采用腹腔注射,深度不伤内脏为宜,进针45°角。



注意:要使用连续注射器,刺着骨头要马上换位,体质瘦弱的不要注射。



注射法的优点是鱼体吸收药物更为有效、直接、药量准确,且吸收快、见效快、疗效好,缺点是太麻烦也容易弄伤鱼体,且对幼苗无法使用。


所以此法一般只适用于亲鱼的治疗,人工疫苗通常也是注射法。



六、涂抹法



以高浓度的药剂直接涂抹鱼体患病处,以杀灭病原体。



主要治疗外伤及鱼体表面的疾病,一般只能对较大体型的鳝进行,涂抹法适用于检查亲鱼及经人工繁殖后下池前;



在人工繁殖时,如果不小心在采卵时弄伤了亲鱼的生殖孔,就用涂抹法处理。



常用药为红药水、碘酒、高锰酸钾等。涂抹前必须先将患处清理干净后施药。优点是药量少、方便、安全、副作用小。



七、浸沤法



只适用于中草药预防鱼病,将草药扎捆浸沤在鱼池的上风头或分成数堆,杀死池中及体外的病原体。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