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利用三级跑道模式,突破对虾养殖瓶颈,年产值1000万元!

[复制链接]
查看3735 | 回复0 | 2021-8-3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27961759519109_583.png
■阳东区雅韶镇,阳东南湾水产有限公司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利用三级跑道养殖模式,突破对虾养殖传统瓶颈,提高养虾生产效率。



2019 年开始创建,到2020年,阳江市阳东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称 " 产业园 ")就已显现出效益:产值比重增加了,产业园辖区内的雅韶、大沟、东平、新州 4 镇在 2020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45.36 亿元,其中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总产值达 31.23 亿元,占 68.85%;周边农户增产增收了,1231 户相关农户得到带动,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43 万元,高出当地平均水平 15%以上;原本分散养殖的局面改变了,农户发展规模化对虾养殖面积达 3 万亩,企业轻松实现稳定年产 8 造(批)对虾,每平方米单产在 5 公斤以上 ……
1627961774408635_340.png
阳东区副区长陈必润认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要发展。



" 我们想打造的是10万亩以对虾为主导的海水养殖产业园。" 阳东区副区长陈必润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要发展,除养殖外," 将一产转化成二产的资源,再延伸到三产 " 也是阳东区正在谋划推进的大事," 能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平台,这里就能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拓展区。"



基础设施升级



规模化养殖效益凸显



新鸿发1996年开始养殖对虾,2006 年正式注册成立公司,2019年阳东对虾产业园开始创建时,它是九个实施主体之一。
余庆赏说,遇上农业部门加大对对虾养殖支持,他们也想在行业里有更好发展,没有过多犹豫,新鸿发便与其他实施主体共同参与到产业园建设中。



" 我们现在两个车间共100个池子,一部分育苗,另一部分养成虾。" 余庆赏向新快报记者介绍,两个标准化工厂养殖车间能达到不受天气影响、水质可控等效果,他们还联合中山大学技术团队,在生态处理池基础上增加两级生物处理池,利用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富营养化,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稳定。



余庆赏说,在实施产业园项目前,他们的一些高位池还是利用土塘搭建起来的," 基础设施跟上后,现在的产量最高能达到万斤一亩。" 实际上,新鸿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全年高产、稳产多造、精准控制的现代工业化对虾养殖体系。更令余庆赏高兴的是,他发现他们作为实施主体,在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改进养殖技术的同时,也给周边的养殖户带来了影响," 临近的厂子也在跟着提升 "。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产业园内已完成了 280 亩对虾高位池养殖改造,搭建310亩养殖设施大棚,规模化养虾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完善;同时,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已经在产业园区内普遍推广,部分对虾养殖示范基地还能实现在线实时监控、智能化调控与投饵,水循环利用率达到 90%,产业园区整体的技术和装备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162796180406052_544.png
■阳东区雅韶镇,阳东南湾水产有限公司去年正式投产,产值已达600万元至1000万元,目前正在谋划扩大生产。



科技支撑绿色养殖



全产业链打造对虾产业



不同于新鸿发的高位池养殖,位于大沟镇的阳江市阳东区南湾水产有限公司(下称 " 南湾水产 ")的对虾是在三级跑道池里长大的。南湾水产总经理陈飞跟新快报记者说,目前投产的两个养殖车间有28条三阶段跑道式养殖池生产线,2020年投产至今,已经产出了8批对虾。



除了三级跑道式养殖池的养殖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外,颇具科技感的生物絮团技术也让人印象深刻。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生物絮团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技术,生物絮团中的细菌可将养殖水体里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转化为可用的菌体蛋白质,同时细菌也粘附有机碎屑、残饵和排泄物等集成絮团进入食物链,可有效解决养殖水体有害物质累积的问题。看着车间里排出的循环水体,陈飞说," 整个养殖过程的水体都是很清洁干净的,养出来的对虾品质也有保证。"



绿色环保养殖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支撑,陈飞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是南湾水产的技术合作单位," 常驻在养殖基地的科技人员就有五六人。" 同时,产业园 3 间对虾养殖疫病检测检验室就有一间落户于南湾水产。



去年正式投产至今,南湾水产的产值在6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陈飞说,他们正在谋划扩大生产," 今年刚租下160亩地,现在总占地面积在200亩左右。"



陈飞坦言,他们并非仅着眼于对虾养殖," 我们想把第一、第二产业均放在大沟当地落户。" 陈飞觉得,直接在养殖地加工而非走传统路径转移到县城等地加工更加便利,同时还可以直接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就地收购、深加工也可以带给当地更多就业机会。此外,拥有强大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南湾水产也在琢磨品牌打造的事宜,目前,他们已经从技术培训入手,开展了多次对虾养殖培训,吸引着各地的对虾养殖从业者前来参加。
1627961845631829_807.png
■阳东区雅韶镇,阳江市阳东区新鸿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对虾养殖车间,工人正在泼撒养料。



产业园纵深规划



筑牢产业基础辐射周边



陈飞对南湾水产的规划与阳东区推进对虾产业园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陈必润提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他认为,将对虾产业打造好不仅能惠及企业,对周边乡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产业发展能联动乡村,村民能够在这里工作甚至能进行一些基本运营,外出的人口就会回来 "。



实际上,阳东区对对虾产业园的纵深规划正在一步步推进。


1627961860998657_165.png
■阳东区雅韶镇,阳东南湾水产有限公司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正在进行养虾水质监测实验。



新快报记者从阳东区获悉,截至目前,阳东区对虾产业园除了升级完善规模化养虾基础设施外,也已经建成对虾加工中心、农产品加工营销展示中心和旅游特产风情馆,并新建两个冷库,正在加快产销一体化融合速度。



" 我们已经在协调力量行动起来了。" 陈必润提到,大沟镇成功被评为全国对虾养殖专业镇,他们也在积极打造产业园内的对虾品牌,目前,他觉得还要继续加强产业园虾苗培育和深加工能力。放眼长远,陈必润说,他们正在考虑引进强有力的企业,将土地盘活,有了产业基础后便推进辐射周边村庄,打造阳东区的海洋小镇。

来源: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