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的佼佼者——“三品一标”

[复制链接]
查看3465 | 回复0 | 2021-8-5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当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水)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以及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等四种基本类型。



从水平定位、产品结构、技术制度、认证方式和发展机制来看,这四种类型各有特点:



(1) 无公害农(水)产品。



产品质量达到我国普通水产品和食品标准要求,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产品以初级食用水产品为主;



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采取产地认证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认证属于公益性事业,不收取费用,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



(2) 绿色食品。



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整体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市场定位于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满足于更高层次的消费;



产品以初级水产品为基础,以加工水产品为主体;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技术制度;



采取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绿色食品认证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进消费者健康为基本理念,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一定的费用保障事业发展,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3) 有机产品。



按照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对产品质量安全不作特殊要求,满足特定消费,主要服务于出口贸易等高端市场;



产品以初级和初加工水产品为主;



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推行基本不用化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注重生产过程监控,一般不做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一年一认证;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市场化运作。



(4) 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世界贸易组织在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为:



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



因此,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地理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在国内有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三种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总体而言,“三品一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四者都属于水产品范畴,是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无公害农(水)产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既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产品优质与营养;



有机产品注重对影响生态环境因素的控制。“三品一标”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共同发展。



产品外包装上ISO、GAP、HACCP、GMP、SSOP的含义



ISO为质量管理体系,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GAP、HACCP、GMP、SSOP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GAP即良好农业规范,是对水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质量进行控制的规范。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它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分析生产各个环节,找出具体的安全危害并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对各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的保障。



GMP即良好生产规范,是政府强制性的有关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的卫生要求,以法律、法规、规章或管理文件等形式出现。



SSOP即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使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其生产操作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消除不良因素,使其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保持卫生的作业指导性文件。



挑选安全食品的“五大原则”



从“瘦肉精事件”到“苏丹红咸鸭蛋”,从“孔雀石绿”到“嗑药多宝鱼”,再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染色毒馒头”……



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不少消费者担心:



现在到底该吃什么?水产品是百姓喜爱的食品之一,近年来浙江省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9%左右,初级水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安全、可控。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五大原则。



原则一:选购地点要防“小”



据统计,80%以上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都出自于生产不规范的小作坊或小摊贩。
原因很简单,即小作坊或小摊贩的食品生产加工门槛低、设备简陋,产品质量和卫生保障能力较低。



所以,尽量不要到不规范的小作坊或小摊贩上购买食品,特别要防范一些现做食品的小摊。建议选购正规企业的知名品牌产品。



原则二:购买食物要防“异”



过白的食品可能被漂白过,异样黄的黄鱼可能被染色过,异常绿的海带、异常红的虾米可能添加了染料色素。



一些生产加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颜色和形状等外观上“卖相”好的心理,而使用非法添加剂;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特别防范颜色异常的不自然的食品,不要过分追求外观好看。在日常选购虾类和鱼类时,可选择体形较小的。



原则三:售卖方式要防“散”



散装食品能满足市民按需购买的心理,因此受到消费者欢迎,特别是逢年过节时,散装食品柜台异常火爆。



但对于散装、“裸卖”的食品,消费者难以看到散装食品的原料、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因此容易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一旦发生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追溯相对困难。因此,建议消费者尽量少购买散装食品。



原则四:选择原料要防“假”



一些不法经销商、批发商经常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等心理出售即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



尤其是遇到一些价格低得离谱甚至比成本价还低的食品,其加工原料就可能暗藏猫腻,那么此时消费者就要多长个心眼了。



原则五:饮食习惯防“单一”



俗话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意思是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变得没味道。



其实,经常只吃一种东西,不仅没味道,而且还可能吃出问题。饮食多样化不仅能保证营养均衡,而且还可以“稀释”可能遇到的食品安全风险。



因此,即使小部分食品含有少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只要每天不都吃一样的食品,就不会因毒素累积过量而导致发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