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市中区三大“硬核”举措助推水产养殖尾水科学治理

[复制链接]
查看4358 | 回复0 | 2021-8-10 17: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NO.1 分步实现尾水治理全覆盖





针对泥溪河、磨池河流域水产养殖现状,乐山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乐山市市中区尾水治理实施方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拍摄水产养殖电子地图,在水产养殖相对集中区域如白马镇松柏村、凤凰村建设水产养殖集中尾水治理示范点2个,采取50亩以上规模场自建治理设施和50亩以下散户连片养殖集中治理两种形式,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NO.2

强化尾水治理技术支撑





按照“一场一策”原则,邀请四川省乐山市尾水综合治理技术组专家设计制定治理方案。编发《乐山市市中区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技术指南》,通过建立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生物处理池、人工湿地等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立生态浮床,重构养殖区河道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浮岛、生态驳岸,在沿河流域建设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智慧监管平台,对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点实行信息化、网格化管理。

NO.3

严格落实“塘长”制管理




严格考核机制,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纳入对各镇(涉农街道)的年度考核。全面建立“一包一”塘长制和尾水排放申报制度,构建“一包一”塘长工作台账,印发塘长工作责任清单和巡塘记录本,尾水排放入天然水域必须提前向塘长和镇村进行申报。指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加大对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水质检测和水产品监督检测,倒逼养殖户严格按照规范运行。目前,已实施鱼稻(菜)共生养殖面积2391亩、升级改造池塘底排污养殖面积100亩、池塘工程化内循环流水槽18条、高低位循环流水池14个。
来源: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