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兵蟹将”上市,今秋海鲜市场有啥不一样?

[复制链接]
查看5532 | 回复0 | 2021-9-13 2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秋汛来了,开海了!在休整4个月后,沿海渔民又开始了海上捕捞的辛勤生活。入秋以来,“虾兵蟹将”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今年的海鲜市场有哪些变化呢?



01

“今年是梭子蟹大年”



处于黄海及长江等三水系交汇处的启东市,海洋捕捞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海鲜产品种类繁多,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吕四渔场就在这里,吕四渔港也是六大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



启东市渔政监督大队大队长袁华介绍,今年是梭子蟹大年,“蟹多鱼虾少”,梭子蟹产量为去年同期产量的两倍,鲳鱼产量较去年没有明显变化。



据了解,9月1日至今,当地单船梭子蟹船均产量3万斤左右,产值22万元左右;鲳鱼船均产量1.3万-1.5万斤,产值6万元;收鲜船卸货量均在5万斤左右,码头全天交易量约为300万斤,交易金额达到2400万元左右。



在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渔民们有的将一筐筐渔获卸下船只,有的在做出海前的准备。海头镇船老大蒋洪介绍,他们的收鲜船每次都满载而归。这几天,捕捞船陆续归港,带回了休渔期结束后的“第一捕”。忙着海产品收购和分拣的海鲜老板刘明良说,船一到港,就得“抢”,这个季节,鱼、虾、蟹都有,最多的还是梭子蟹。



在连云港连云区板桥街道农贸市场,正在下货的商贩介绍,开海后,螃蟹总体上会便宜几天,而中秋节、“十一”快到了,价格到后面还会上涨。



02

管理更严成本走高



今年启东市减少了30艘乡镇渔船,吕四出海捕捞船、收鲜船(捕捞辅助船)总计只有200多条,另外200多条帆张网要到9月15日出海。



从成本上看,渔民表示,今年网具成本涨了50%,人工涨了30%。



据了解,海洋捕捞船一艘船造价动辄几百万元,出海一趟,工人工资、加冰、加油等成本就在10多万元。现在,赣榆出海的捕捞船都安装了卫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还能上网,救生衣、救生筏、灭火器等设备一样不少,海船都配备了北斗定位系统。



连云港赣榆区青口镇镇长张文任介绍,除了海上卫星实时定位系统,该镇8月1日流刺网开捕,29条船出海,镇上13名船管员,每天都与出海船进行3次通话、短信保持联系,出海生产船之间也保持一定距离,以保障近海捕捞安全生产。



03

完善产业链支撑出口转“内销”



在国家下大力气禁渔、规范捕捞的背景下,在海上经营了40年的曹国安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



曹国安是大型水产公司南通国安水产的总经理,在吕四,该公司拥有23条刺流网海船,其中生产船11条,收购船12条,国安水产还与39条单装网捕捞船东签订了收货合同。



曹国安介绍,从8月1日开始到9月12日,国安水产收购、生产梭子蟹总计近800万斤,产量比往年高了100%。今年收购价格偏低,比往年低30%,价格在13-20元之间。到10月5日左右,公司就会减少收购,到时候就是吃黄鱼、鲳鱼、带鱼、鮟鱇鱼的时候了。



产业链愈加完善,是渔企的底气,也是江苏渔业在疫情背景下,增加发展韧性的保障。譬如国安水产,往年加工出口到韩国1000多吨,价格很少变动。受疫情影响,韩国市场现在没有国内好,今年,国安水产出口占总量的7%-8%,渔获大部分出口转内销了。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