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恶化的六大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653 | 回复0 | 2021-9-18 0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在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殖模式下,大量的饲料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沉入池底,是造成水质和底质变坏最重要的原因;大量有机质的存在为池底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培养基。
1631923826138581_481.jpg
2

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仅有水车式增氧机,池塘底层溶氧会经常不足,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增加了氨氮、亚硝酸盐的释放量。

3

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未能与池壁形成合理的角度,导致大量有机物被带到池边死角,久了容易发臭。
1631923840243995_594.jpg
4

砂质池塘因砂质颗粒较大,吸附氨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易发臭。

5

水较瘦或藻类老化的池塘,藻类光合作用差,溶氧低,导致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底泥容易发臭发热、水发粘、代谢毒素增加。
1631923853021657_423.jpg
6

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
1631923865064189_276.jp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