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牛蛙最高暴涨5倍,黑鱼持续高位运行!进口冻品受阻下,国产水产品一路飙涨!

[复制链接]
查看11540 | 回复0 | 2021-9-21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年,国内多品种水产品价格涨幅巨大。随着国内整体疫情得到控制,餐饮市场回温,水产品原料的供应需求也相应暴涨,呈现供应失衡的现象。比如牛蛙从4~5元/斤一路飙升到了25元/斤,黑鱼从正常的5-6元/斤涨到了10元/斤以上,还维持了数月。



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淡水鱼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平均上涨19.9%;其中。草鱼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5%,鲢鱼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七成左右,鲤鱼从去年同期的5元一斤,上涨到了10元一斤,涨幅高达100%,屡次刷新市场高价。



海鲜指南了解到,面对突然暴增的食材成本,许多主打活鲜水产的餐饮企业叫苦不迭;上游加工厂也束手无策,对内供给的长期订单亏本供应,对外出口型加工企业受运费暴涨等多方打击,利润微薄。海鲜指南就当前市场行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


牛蛙价格翻五倍!餐饮企业咬牙坚持!

正值双节前后,节日的气氛带动着水产品市场的消费。广东潮汇水产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潮汇”)董事长吴远潮告诉海鲜指南:“现在水产品基本全线上涨了,只有九节虾没涨。因为九节虾正当季,是产量最高的时候,但过了十月,九节虾的价格也会马上涨上去。从全年来看,水产品价格的上涨、疫情影响产生的不确定都令消费者的消费态度趋于保守,市场整体的销量上不去。但近期因为双节的影响,市场销量会适量恢复,我们对这两个假期的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而生蚝价格亦波动较大。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灯塔水母公司”)CEO侯斌介绍:“今年的生蚝价格整体比去年偏高一些,波动也较大。以七月份为例,不同规格的生蚝,整体而言,较去年至少上涨了1元/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珠海市之山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之山”)副总经理黄永权称:“9月原本是鱼价恢复平稳的月份,但现在整体价格比以前要高出10%以上。往常,黑鱼的正常价格是5-6元/斤,今年涨到10元/斤维持了好几个月;牛蛙的价格以往是4-5元/斤,今年最高涨到了25元/斤。对于加工厂而言,价格波动一块钱/斤,最终成本都会飙升个2、3000元/吨。”

为什么国内水产品会出现这么大的上涨,黄永权分析,“供求不平衡是市场价格波动的铁律。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原因,水产品相关制品在电商渠道崛起,终端的购买需求量大;第二,巴沙鱼进口受阻,而它的需求量摆在那,餐饮企业只能在国产水产品中寻求替代的品种,需求就更加大了。”

据海鲜指南了解,原料端价格的飞涨,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许多连锁餐饮企业面临着食材收购价远超成本的局面,其经营利润甚至无法维持盈亏线,只是苦撑经营维持品牌门店运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之山部分鱼片产品

谈及原料食材涨价对之山的影响,黄永权表示:“通常我们与餐饮企业签的是长期订单,不管价格怎么波动,哪怕是亏钱我们都要保证供应。不能断连锁餐饮的供给,但今年这种特殊的情况,客户也非常理解上游。如果过段时间食材价格回落,他们也依旧按订单价收,我就能收回一点亏损的钱。”

长期订单相当于绑定了双方的信用,通过拉长时间战线,平衡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盈亏。相较之下,按照月度定价、季度定价的企业,在面对市场价格行情波动时,则相对更加自如。

据悉,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何氏”)主攻内销市场,主要的鱼片加工制品有黑鱼片、鲈鱼片、金汤酸菜鱼、藤椒酸菜鱼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何氏部分鱼片产品

面对淡水鱼鱼价上涨的情况,何氏项目总监陈贺告诉海鲜指南:“涨价对于我们企业内部的冲击不大。我们的加工制品不是全年定价,一般都是月度、季度定价。我们会随行就市,根据食材原料的价格,去做相应的调整。”


出口型加工企业腹背受敌!利润微薄!呼吁共建行业价格体系

同为疫情影响,业务涉及出口的加工企业则腹背受敌。国外订单的加工模式与内销需求加工模式差别大,且由于外国疫情现状与国内海关防疫政策影响,出口舱位“一舱难求”。

在疫情、中美贸易壁垒,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等多方面情况的打击下,加工厂近两年来举步维艰。但今年订单需求有所增加,给了行业人士一点信心。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经理陈想介绍道:“今年罗非鱼出口的价格比去年的稍微好一些,但不断被运费涨价而压缩利润。总体而言,加工厂今年的处境还是比较困难。投资大,回报率却很低。譬如出口美国东岸的罗非鱼货柜,加上海运费,报价在8-9万美金左右,运费就占了1/5,销量在增加,但工厂的利润是没增长的。”

陈想呼吁:“希望在这个时候,国内的加工厂能团结起来,对外保持合理的报价,保持行业的产品水平,不要恶性竞争,制定一些统一的标准,抱团取暖。

我认为每个工厂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价格体系,给到经销商、批发、一件代发等客户的价格,应该有所区分。一件代发等零售客户原本应该是餐厅、批发的客户,但是现在却由工厂来对接。这样子,不仅增加了工厂的物流流通压力,也损害了经销商、批发商的利益。从长期来看,这损害了工厂自己的利益。如工厂对接散单客户时,也可以询问下经销商给出的售价,同步一下,或将客户引向合作的下游经销企业。”

图片
内销市场广阔!国产水产崛起正当时

在与多家企业沟通的过程中,海鲜指南留意到,疫情之下,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内销市场。之山黄永权表示:“中国的食材供应,很大一部分都还在依赖进口。由于人口因素、国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牛肉、鱼类,如果仅靠国内现在的产能,是无法填满内销市场的需求的。”

进口水产的受限与日渐上涨的国内市场需求,激发着国产水产品相关从业者冲刺向前的动力。福州市长乐区初禾水产有限公司(鳗鱼养殖与鳗鱼水产品生产公司)总经理汤希辉告诉海鲜指南:“今年鳗鱼的价格也很好,出口订单非常多。像鳗鱼这么好品质的产品,我们始终认为,仅做出口,太可惜了。更何况国家都在鼓励内销、鼓励拉动内需,应该让国内更多消费者吃到这条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初禾蒲烧鳗鱼相关制品

灯塔水母公司侯斌亦表示:“生蚝市场的需求确实越来越好。在产品质量提升上,我们灯塔水母公司专门引进的一套高端现代净化设备年底会投入使用,会开始弥补国内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生蚝行业整个国产替代可能会从今年开始。相信明年这些问题都会慢慢解决的。”

其次,在谈及产业转型或企业发展与规划的时候,海鲜指南发现,从餐饮端看,活鲜食材原料使用的占比正在逐渐降低,冻品、鱼片加工制品的需求正在扩大。何氏陈贺向海鲜指南介绍:“从我们企业自身来看,尽管黑鱼现在活鲜流通占比还高达60-70%,但相较于三年前的80%-90%,已经下降了20%了。我们在转型的过程中,以前供给餐饮的是活鲜,后来是鱼柳,现在主推鱼片。”

之山黄永权感慨:“去年突然爆发的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建设战略储备冻库。活禽、活鱼现场宰杀还是存在太多风险了。未来,冻品、冰鲜的形式应用会更加广泛。”

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不单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探索转型,整个行业,亦会积极变革,在业内多方企业努力下,行业乱象将逐渐被整治扫除,产业亦会朝着良性、向上的方向深度发展。“现在的整个行业,它的转型不是个体企业能决定、推动的,或将是大融合现象。以往,我们总是在‘好品质,但低价恶性竞争’这条路上走,打到后面,可能就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样是很难把产业做大的。在最终,我们应该做到‘产销协同’。在行业内,企业间可以联合起来,把握好自身环节的专业度,以共同提升产品品质,把体量做大,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企业都有利润,这样子的话,整体的运营成本会同步下降,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潮汇吴远潮说道。

来源:海鲜指南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