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传统增氧机,不好用?这位养殖户,自制增氧机,跑出养殖新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2649 | 回复0 | 2021-10-21 1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月18日,秋风飒爽,位于海鸥岛海心村深处的广州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抓紧捕捞新一批养殖长大的罗氏虾。只见三五名工人站在水塘里,各执一边渔网,往下一沉再往上一提,个大身肥的罗氏虾就被包在网内。随后,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虾被装进桶里,搬运到岸边的车上。



广州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忠生表示,目前该公司开辟了200亩地共28个鱼塘进行罗氏虾示范养殖,平均45天可出一批虾,不仅成长速度快,而且个头大,深受市场喜爱。“我们在海鸥岛生产的200亩罗氏虾已经与一公司签约直接收购。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做成品牌,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罗氏沼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技术赋能,跑出养殖新模式




今年9月,郭忠生被评为番禺区精勤新农人,他的公司也被评为番禺区联农带农示范企业。郭忠生从事水产养殖业已有16年,致力于罗氏虾、小龙虾的养殖技术研发和推广,先后研发了十余项农业技术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就是增氧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个鱼塘里都有一个蓝色的设备,这个设备就是郭忠胜自主发明设计的增氧机。



增氧机在运作时拍打着水花,发出“哗哗”的响声,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据了解,有了这台“神器”,不但能对水体增氧,消除有害气体,改善水质条件,还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促进鱼虾生长,从而使亩产大幅度提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除了增氧机外,罗氏虾长得大、长得快、长得好的秘密还有一个: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海鸥岛进行跑道式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示范养殖,是郭忠生成立公司的初衷。“海鸥岛生态环境好,水源好,最重要的是番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补贴政策多。我很看好番禺的农业发展。”郭忠生告诉记者,从2020年初开始,他在海鸥岛一边挖鱼塘一边做实验,最终发明研究出“跑道式”鱼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了解到,跑道式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突破传统养殖方式的弊端,能减少养殖过程对周边水环境依赖,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绿色养殖。“这好比是给汽车插上了翅膀,可以让水在跑道里加速循环流动,带来氧气、食物,带走粪便、残渣,从而提高产量。”郭忠生说道。

稻虾共作,走上致富新道路




在探索养殖的过程中,郭忠生想尝试稻虾共作的养殖模式,但海鸥岛的土壤中泥沙较多,不适宜种植水稻。机缘巧合下,经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牵线搭桥,郭忠生与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家李素偌达成共识,由李素偌在五华县梅林镇投资成立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动农户发展稻虾共作养殖项目,由广州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向养殖户提供种苗、饲料、动保、设备和技术服务,并与养殖户签订购销合同,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全产业链。



今年春季,刚刚成立的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用了福新村村民约10亩水田,建成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在该水田里种植水稻,养殖罗氏沼虾。罗氏沼虾放苗1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吸引了周边农户纷纷参与。第二批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到150亩,不仅种植的禾苗长势很好,虾的生长速度比番禺还快一倍左右。除此之外,该公司对于番禺区对口帮扶地区五华县的养殖户,所供应的种苗、饲料都低于市场价格。对农户养殖出来的虾以高于市场7至8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稻谷以4元/斤的价格收购,出产多少就收购多少,让农民端稳“产业饭”。

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提供)



稻虾共作的模式让虾在稻中游,稻在虾田长,技术要求不高,易学易会,种养风险低,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出不到半年就深受当地农户欢迎。慢慢地,村里大片大片的撂荒地改成了稻虾共作养殖地,为了充分利用农田,一年种植2季的水稻将尝试种植3季。



稻虾产业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让偏僻农村成了资源“洼地”,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第三批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在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了我们的养殖技术想要加入,养殖面积已经增加到1000多亩。”郭忠生兴奋地说。


来源:微社区e家通石楼快讯  【图文记者 小石头】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