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系统,有严重漏洞!这样解决,才能够有效控制水质,提高鱼虾产量!

[复制链接]
查看960 | 回复0 | 2021-12-8 12: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循环水养殖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养殖的密集区域,其优点是可以实现一年四季的养殖,并且能够优化养殖条件,比如:有效利用水、土壤、饲料,以及有效的控制水质,可以确保鱼虾的生长。但该养殖模式中养殖废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生动物的健康,因为是有毒的氮化合物(主要是氨和硝酸盐)的存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氮循坏在水产养殖当中的重要性


氮是一种元素,存在于所有的生物当中,包括也包括人类。氮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在我们称之为氮循环在生物圈中总是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氮循环不仅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并且还会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当中,氮一般分为4种:有机氮、氨氮(NH4+)、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在总氮超标的情况下,清除氮气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这些有毒物质(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水生动物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氮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主要输入方式,是通过鱼虾饲料中的蛋白质以(有机氮的形式),投入到池塘当中。其中大部分饲料被鱼虾摄食后,会被鱼虾以粪便的形式排出来,最终转化成氨,其中有一小部分饲料没有被鱼虾摄食到,但是,经过水体的溶解,也最终转化池塘的氮元素。这些氮元素可以通过硝化作用继续转化为亚硝酸盐或者硝酸盐,如果这些亚硝酸盐(硝酸盐)能够通过(藻类吸收)或者(细菌分解)转化为氮气,逸出水体外面,那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氮循坏。反之,容易造成氮循坏受阻,氨氮、亚硝酸盐容易超高。



从这点上看出,池塘当中的氮浓度过高,大多是因为微生物细菌和藻类出现问题,导致氮循坏受阻,造成水产养殖水体氮含量过高。



Chu Wang等人(2021)在一个封闭的循环水养殖池塘当中,进行了一项养殖试验,该池塘在养殖期间增加了细菌和微藻,以评估水生动物的产量,以及水质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为提高目前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效益,从而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分为两组,第一组(正常的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第二组(采用细菌+微藻+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最后进行水质分析,并对水生动物的产量进行记录,得出到底哪种养殖模式,效益最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循坏水养殖池塘中,添加细菌和微藻






三、研究讨论




1、结果显示,与没有添加微生物-微藻组相比,添加(微生物-微藻)组的池塘当中,总氮(TN)、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总浓度,分别下降了29.15%、51.28%和33.48%。这个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控制水质,(微生物-藻类)与循环水养殖相结合,更加有力对水质进行控制。



2、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循环池中添加(微生物-微藻),明显提高了水生动物的产量(提高比例达13.3%)。



3、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在循坏养殖系统当中加入(细菌-微藻),降低了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细菌丰度,增加了总细菌群落丰度。



四、研究结论


研究表示,虽然循环水养殖模式,虽然自身拥有净化能力,但是这种净化能力还不足够优秀。因此,需要在循环水养殖池塘中添加(细菌-微藻),这样能够促进微生物群落的生长,从而改善水质,并且能够有助于有效降低水中的氮含量,并增加水生动物的产量。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