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中,为什么使用的药物无效?就是这几点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748 | 回复0 | 2022-2-15 1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对虾养殖当中,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为了最有效地使用药物,有必要了解疾病治疗原则,以及影响药物效果的因素,以避免无效使用的药物、滥用药物和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



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取决于其特性,也就是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比如:溶解度高的药物,那么药物很容易被吸收,所以效果会快一些;药物的化学特性干扰了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从而促进了一种药理作用,如CuSO4,它对蛋白质起作用,使组织细胞活跃起来,从而杀死了许多在虾身上的寄生虫。
164489662961256_846.jpg
每当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时,药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液体药物比晶体药物更容易吸收,但晶体的吸收速度又比胶体更快。





二、药物剂量



药物的剂量或多或少,对药物的效果有影响。使用药物剂量过低是没有效果;当水生动物服用小剂量药物,产生有效效果的时候,这种最低剂量称为最低有效剂量。




在没有中毒迹象的情况下,生物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剂量的药物称为最大的耐受剂量,或者称最大的剂量。如果超过这个阈值,虾就会中毒,导致虾类中毒的剂量称为中毒剂量,导致虾类死亡的剂量称为死亡剂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治疗虾类外部疾病的药物,通常是根据水的体积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要想选择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剂量,就必须掌握虾的身体状况、生长阶段和生物特征,以及虾的生存环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但由于环境不佳或虾类健康状况不佳,药物仍然会导致虾类中毒。





三、对虾服药方法



不同的药物吸收速度会不同,所以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也会不同。对虾体外疾病的预防通常会产生局部药物效应,而对虾体内疾病的预防则会采用药物吸收效应。



用于虾类服用药物,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混合到饲料中,也可以直接投放到池塘里。混合到饲料的药物,比直接投放到在池塘里药物,药效要快得多。同样的药物使用,如果吸收面积越大,吸收速度越快,药物的效果就越快。





四、虾体内的元素



虾的身体本身就有一些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例如:当虾处于饥饿的时候,空肠的时候,虾就容易吸收药物,而当虾的内脏里有很多食物或残渣的时候,虾就更容易吸收药物。
1644896655122752_458.jpg
对虾拥有健康的免疫系统,比虚弱的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吸收药物。特别是,那些应激或者耐受能力较弱的虾,不能服用高剂量的药物,所以药物的效果会下降。




因此,同样的物种,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环境,但每尾虾的耐力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健康的对虾可以服用高浓度的药物,产生药效的时间也会比虚弱的对虾快。在患病的群体中,患病严重的虾比患病轻微的虾,更容易产生药物中毒。





五、池塘环境条件



虾是变温动物,所以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所以,环境条件对虾有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特别是治疗体外疾病的药物。环境条件,如:透明度、硬度、盐度、面积、养殖池深度、pH值、药物浓度……都影响虾体内药物的吸收能力。



温度:在正常的条件下,当稳定高时,药物的作用会更强。例如,在15至20摄氏度的寄生虫疾病治疗中,用KMnO4,剂量为20ppm。但如果水温为21至30摄氏度,剂量为10ppm。



pH值:pH值高,药物作用会弱,所以药物的安全性会很高。



水中含氧量:水中含氧量高, 虾对药物的耐受性越高,药物安全范围越大。



毒素:在水生环境中,毒素较多,虾体对虾体的耐受性降低,所以只能在低浓度下使用,使用时间也必须缩短,这样药物的效果就会降低。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