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 “稻虾共作”!养殖1100多亩,这种虾为什么越来越火?

[复制链接]
查看301 | 回复0 | 2022-5-2 1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前,记者来到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稻虾孵化基地,只见基地虾塘内一片忙碌景象,几名员工正在用塑料筐将鲜活的虾苗打捞上岸,装入虾笼,过称,登记,随后将一个个虾笼码进专门运送虾苗的厢式货车,将之运往“稻虾共作”基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司员工捕捞、转运虾苗)

每只虾苗约有筷子一般粗,而且比较均匀,晶莹剔透,长势喜人。
听员工们介绍,从今年清明节开始,转运虾苗的工作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目前,全县所有“稻虾共作”基地已经完成80%的虾苗投放任务。
公司投资人李素偌对记者说:“公司从去年年底开始,采取大棚育苗的方式,培育了600万尾虾苗。从今年3月开始,公司制定了投放虾苗计划表,分时段、分地点投放。从清明节开始,公司陆续向农户供应虾苗,保证每隔两至三天就有虾苗运送到‘稻虾共作’基地。”
“为什么每隔两至三天就投放一次?”
“一是公司只有8名员工转运虾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虾苗捕捞和转运任务。另一方面,错峰投苗可以避免成虾一窝峰上市,稳定成虾价格。”
为减少虾苗的损耗,提高虾苗的存活率,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专门购置了两辆厢式货车,并对车厢进行改造,在车厢内放置了虾笼,连接氧气设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是公司购置了制冰机,用冰块调节水温,防止虾笼水温过高导致虾苗死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制冰机)

三是由技术工人全程跟进捕捞和转运虾苗,并将虾苗输送到农户“稻虾共作”基地,指导农户放置虾苗。
四是公司聘请的水稻种植专家和罗氏沼虾养殖专家经常深入每个基地,察看水稻和罗氏沼虾长势情况,携带随身器材对水体进行测试,一旦发现氨氮等某项指数超标,立即告知农户采取措施整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技术员在测试PH值)



李素偌说道:“公司建立了一个‘稻虾共作’技术交流群,大家每天在群里汇报水温、增氧机运作、喂食等情况,有问题立即上报,专家及时解答。”
随后,记者跟随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前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铁炉村“稻虾共作”基地,只见之前插下的秧苗已有四十厘米高,稻田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该基地面积200亩,原为荒地。今年春节后,由村集体集约土地,委托村民钟辉城经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城镇铁炉村“稻虾共作”基地投放虾苗)



看到运送车辆到来,铁炉村“稻虾共作”基地投资人钟辉城立即与公司员工忙了起来。他们打开货车的后门,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虾笼放入水中,然后解开网绳,让鲜活的虾苗重归“大自然”。
目前,春耕已接近尾声,而随着尾声的到来,农户们与悯农公司合作打造的“稻虾共作”基地,绝大部分已完成投苗的80%,有的基地已经百分之百投苗。一幅幅“稻在田里长、虾在水中游”的美丽画卷正在由精勤的农民们着力绘就。相信经过两个月左右的精心培育,到端午节前后,这一批投放的虾苗即可上市。
经过近一年的推广,“稻虾共作”已经得到五华广大农户的认可,至今与悯农公司合作的有20名农户,全县共建成了11个“稻虾共作”基地,面积达1100 多亩,集约流转撂荒地1010亩,直接带动100多人就业。这100多人之前没有涉足过罗氏沼虾领域,而今,经过培训,他们都初步掌握了罗氏沼虾养殖的技术。
(通讯员:覃相貌,广州市番禺区派驻梅州市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


来源:五华新闻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