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漂白粉、鱼虾疾病,三者有何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316 | 回复1 | 2022-7-16 14: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水产养殖当中,清塘消毒想必很多养殖户都再清楚不过的了,但是如何更加高效的清塘消毒,相信也有不少养殖户也可以存在一些误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聊聊生石灰、漂白粉、疾病的三者的关系!



一、鱼虾疾病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般养殖户的理解,鱼虾爆发疾病,主要是有了病源、病状、病症,三者合力就能够造成鱼虾爆发某种疾病,这样的理解也对,但是这个是从一个微观的角度看待,鱼虾爆发疾病的问题。



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加广阔层面上理解,鱼虾发病就是因为池塘的污染程度和池塘的自净能力不搭配所致,即:池塘的污染程度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



因此说,池塘中的鱼虾密度越来越高,那投入的饲料越来越多,但是池塘的自净能力跟不上,这才是鱼虾出现疾病的根本原因。




比如,最近在虾塘频繁出现的高弧菌,着实让不少养殖户胆战心惊,也让很多人损失惨重!这让养殖户相信了很多药品销售人员的忽悠,购买了许多对付弧菌的药物,但是使用之后,还是发现自家虾塘里的虾,照样出现死亡,于是乎不少人感叹,虾真是太难养了!



这时候有人就会问笔者了,难道虾塘出现较高的弧菌病,难道不用去“治疗”吗?



该治疗、该防控!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在想尽办法在治疗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的时候,有没有反思出现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水体的污染跟池塘自净已经失衡,这才是疾病爆发的重点。即使我们采用了某种办法,将弧菌降得非常低了,但是在污染和自净能力不平衡的状态之下,鱼虾依然会爆发疾病。经常是看似“治愈”了某种疾病,然后出现了第二种、第三种疾病,这就是水产养殖当中,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所以,为了对付高弧菌病,你无论采取药物灭杀,还是微生物抑制,如果满足不了降低池塘降低污染程度的这个要求,无论弧菌的水平降到什么水平,这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鱼虾虽然不会弧菌致死,也会因其他因素致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鱼虾疾病的问题,那就必须从源头下手,解决污染和自净的平衡,才能实现池塘的生态平衡。否则你会发现,鱼虾的疾病越治越多,养殖难度也越来越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泥鳅大仙 | 2022-7-16 14:0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二、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为什么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在以前的养殖当中,很多老一辈养殖户都会有这样的习惯,每当水质变差了、鱼虾有毛病了,下一点石灰,结果发现水质好了,鱼虾的病情也得到控制了。

但是,现在有些养殖户以为,下石灰的目的就是为了消毒,那漂白粉也可以做到呀!于是乎使用漂白粉替代石灰,结果发现没有石灰那样的效果,结果不少人怪“疾病变异”了!

其实,在老一辈的养殖户当中,使用石灰除了有消毒的目的之外,还有提高水体硬度、总碱度的目的,这样就达到了提高生产力,降低污染程度的目的,结果当然是水质变好了,鱼虾疾病好转了。


但是如果使用漂白粉替代石灰,那么只是起到消毒的作用,其污染程度没有得到改善,或许某种疾病得到控制了,但是另外一种疾病很快就会出现,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养殖户的损失依然无法避免!


三、池塘污染程度和生产力的关系


在传统的池塘,或者一些低密度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入的很低,池塘的污染很低,疾病的问题也很少。但是如果我们把养殖密度提高了,那么你就会发现鱼虾爆发疾病的机会也提高了,而且治疗疾病措施的效率也非常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现在鱼虾疾病越来越难治”的主要原因。

所以,一旦池塘的污染程度高,那么势必导致池塘的生产能力低,一旦池塘的污染程度低,那就是池塘的自净能力高,池塘的生产力也就相应增高。

在池塘当中,生产力一般划分为天然生产力和辅助生产力,天然生产力是以藻类为主,而辅助生产力则以细菌为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藻类和细菌是调控水质两大法宝的原因。

因此,在养殖过程当中,为了提高鱼虾的产量,就必须构建一个能够让鱼虾舒适生活的环境,提高其生产能力。这就有必要对天气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