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下篇)

[复制链接]
查看22316 | 回复0 | 2024-5-31 17: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3 石斑鱼养殖的地域空间变化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报道,2012年至2021年,我国有8-9个省市自治区有石斑鱼生产活动(表1)。由表1可见,福建、广东、海南是我国石斑鱼养殖的传统优势区域,十年来产量不断增长;广西和浙江省份也是我国石斑鱼养殖的大省,但他们的产量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开始维持在这一水平;天津、江苏等省石斑鱼养殖产量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江苏在2018年以后不再统计石斑鱼养殖产量;2018年以前,河北省的石斑鱼养殖产量无统计数据,2018年以后,养殖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产量逐年增长。

表1. 2012-2021年我国各省鱼养殖石斑鱼产量(吨)
Table 1. Annual yield of Epinephelus in China from 2012-2021 (ton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石斑鱼养殖空间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基地的转移。随着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调整,黄海所[39]也研发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突破“南鱼北育”、“南鱼北养”的瓶颈,解决了在北方养殖石斑鱼的困境。资源优势突出的河北省也承接了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石斑鱼养殖空间的变化表明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变化。近十几年来,我国石斑鱼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养殖领域专家学者们从苗种培育[23]、饵料研发[40]、病害防治[41]、养殖技术[42]等众多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35]。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技术的区域性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广东的石斑鱼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其已成为我国石斑鱼主要的养殖区,2021年养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以上;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福建等省,上述三省2021年产量约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98% [10]。

石斑鱼养殖的地域空间变化,反映了产业的发展趋势,即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在产业发展初期,养殖生产围绕在消费市场附近;随着物流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调控,养殖生产也逐渐趋向于水资源优势更明显的南方养殖地区,广东、福建背靠大陆,市场流通更便捷,养殖区域面更广,与热带紧邻而居,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广东、福建等省份的石斑鱼养殖产业的集成优势必然会更加明显,产业的升级压力会也增加。

4 石斑鱼养殖的时间变化
如图可见我国近十年来石斑鱼养殖产量的变化,2012-2016年间,各省养殖产量基本都在不断增长,2016年后,产量开始分化。天津省的石斑鱼养殖产量不断下降,江苏在2018年开始不再统计石斑鱼养殖产量;浙江、广西等省份的石斑鱼养殖产量维持较为稳定的数量;河北省的产量开始有了零的突破。广东、海南和福建省的石斑鱼养殖产量不断增加。石斑鱼养殖产量的时间变化反映了我国石斑鱼产业开始分化,这表明了产业和资本对市场及政策的敏感性,也反映了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动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便同一种石斑鱼苗种来源也有不同,分配到养殖者手中更是不知鱼苗源头何处,由此引出石斑鱼一旦出现质量病害问题不能按图索骥。所以石斑鱼市场应以品牌来划分优劣,促使各环节能有效地与市场对接,使石斑鱼产业能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39] 王伟, 徐承旭. 黄海所研发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突破“南鱼北育”“南鱼北养”瓶颈[J].水产科技情报,2019,46(04):237.

[40] 杨俊江, 董晓慧, 谭北平,等.石斑鱼营养需要与饲料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2(10):34-39.

[41] 罗鸣, 陈傅晓, 刘龙龙,等. 我国石斑鱼养殖疾病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3,32(9):549-554.

[42] 林浩然.石斑鱼类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和石斑鱼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福建水产,2012,34(1):1-10.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