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病的危害及防控

[复制链接]
查看13155 | 回复0 | 2020-4-6 09: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气泡病,各种养殖品种、各个养殖阶段都可以发生。作为养殖从业者,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受该病的困扰,有些养殖户觉得这个病危害小,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然,气泡病发生后会继发细菌病和病毒病,鱼体抵抗力降低,随之而来表现症状,引起死亡。就像新冠病毒一样,最初感染的是肺脏这个器官,但是还可以继发心脏等重要器官发病,从而使患病者衰退致死。

那么气泡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A:水中溶解气体过于饱和。像池塘水浅、施肥过多和藻类正处于繁殖初期的池塘极易发生。
B:池水温度升温过快导致水体中空气(氮气占主要的)过于饱和。像阴雨过后转晴极易发生。
C:有些地下水含氮过饱和,或地下有沼气,未经充分曝气引入池塘,也可引起气泡病。
症状:鳃、肠道、体表、鳍条可见气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哪方面预防?
A:合理加水。一般春末夏初水深不低于1.5米,之后逐渐加高水位。水体较深时,当上层水过饱和鱼类可以到底层活动,有利于水体稳定。
B:地下水充分曝气1天后再加入池塘。若无空池,将水管出水口架高,加大水体与大气接触,以此排出多余的气体。
C:中午和下午多开增氧机曝气,将上层多余的氧输送到底层和空气中,尤其连续阴雨转晴后及时留意。
D:育苗方法要合理。池塘清塘、消毒、加注新水、肥水后,20天左右开始放苗。浮游植物生长高峰期在7-10天,此阶段易发生气泡病。浮游动物生长高峰期在10-15天,此阶段放苗易缺氧。20天左右藻相相对稳定后再放苗,减少气泡病发生。

怎样治疗?
A:发生气泡病,应立即打开增氧机曝气。有条件的可以加注溶解氧较低的井水和浮游动物较多的老水。
B:使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水体表面张力,使水体中的气体快速释放到空气中。
C:发病较轻时,每亩水深1米可以用4-6kg食盐泼洒,一般使用一次即可达到治疗效果;严重感染时,间隔2天重复使用1次。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