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氨氮偏高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1464 | 回复0 | 2020-4-15 21: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池塘中的各项水质指标都在随着养殖密度、水温、投饵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不少养殖户由于盲目追求高产、高效,而大量使用饲料、肥料,导致氨氮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池塘中氨氮的含量过高,将会影响养殖品种的生长、繁殖,甚至中毒死亡。


氨氨含量偏高的原因

(1)池塘淤泥过多过厚。很多养殖户由于考虑生产成本 。通常 2—3 年才清一次淤,造成池底淤泥过多过厚(有的厚达50cm左右,甚至达1m 以上),淤泥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氮大多以氨的形式存在。

(2)投饵量过大。部分养殖户未制定科学合理的投饵计划,只要鱼有摄食要求,就盲目投喂或投饵机开放时间过长。造成饵料浪费,饵料分解产生氨。

(3)因池塘的养殖品种密度大,排泄物增多和浮游生物残骸等分解后产生氨。

(4)水源的水质不达标。有些地区因水源不是很充足,往池中灌注的水已被化工厂、制革厂的废水污染过,其本身的氨氮含量就不符合用水要求。

(5)未经常加注新水或适量换水,水体过肥,有机物含量增多。

(6)养殖池塘的藻相单一或缺乏有益藻。


氨氮对养殖品种的危害

氨氮的中毒机理: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NH3),又叫非离子氨,脂溶性,对水生生物有毒。另一种是铵(NH4+),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无毒。当氨(NH3)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时,会直接增加水生生物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pH随之相应上升 ,水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 ,水中氨浓度升高也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氨氮对水产养殖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慢性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 ,生长缓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氨氮过高会增加鳃的通透性 ,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 ,降低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繁殖。

急性氨氮中毒的危害为: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 ,严重者甚至死亡。
氨氮高的解决方法

(1)每年坚持清淤或每月用抽淤机将池底淤泥抽出.降低氨氮的产生量。

(2)选择养殖品种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饲料,合理投喂,减少排泄物。

(3)高温季节,勤开增氧机,增氧的同时可以起到搅水和曝气的作用。使水体中有害气体逸出。

(4)在条件许可时,每周换水30一50 cm ,确保水质清新,减少氨氮含量。

(5)利用有益藻类(绿藻/硅藻)吸收氨氮,利用有益复合菌(超效益菌宝和超浓缩的光合细菌)分解有机物。

(6)有益藻类的多样性,利用硅绿藻抑制有害藻的繁殖,定期使用藻平衡素稳定藻相。

(7)天气突变前用解毒培藻素稳定藻相,禁止乱用杀虫、杀藻、强氧化剂。

定向培养绿藻水方法:

(1)晴天上午泼洒全效小球藻(1-3升/亩)+定向绿藻肥(1-3两/亩)。

(2)第5天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全效小球藻(0.5-1升/亩)和定向肥(1-2两/亩)。

(3)根据温度7-10天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藻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定向培养硅藻水方法:

(1)硅藻活力素浸泡2天后,在晴天上午全池泼洒(5-7亩/袋)。

(2)2天后下定向硅藻肥1亩3两。

(3)第5天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硅藻活力素(7-10亩/袋)和定向肥(1-2两/亩)。

(4)根据温度7-10天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藻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