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中的藻-菌关系你知道吗?如何维持池塘藻-菌平衡?

[复制链接]
查看1724 | 回复0 | 2020-6-2 1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养殖池塘中,藻和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既互利共生,又有相互颉颃。藻类作为水生环境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物,为异养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水体中的细菌可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转化,产生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藻类的生长繁殖。

藻-菌的关系

01

藻菌共生

藻类净化水质的机理是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体供氧,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供好氧菌不断地降解有机质,而藻类可以利用细菌降解有机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如此循环形成的体系,称为“藻菌共生”。

在净化污水的过程中,藻类和细菌形成复杂的共生系统,促进了污水的净化。好氧菌将含碳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继而进行硝化生成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将含磷有机物最后降解为正磷酸盐。由氧化降解产生的能量为细菌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而细菌降解有机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成为藻类的主要碳源,促进藻类的光合作用。藻类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将细菌代谢中的物质吸收转化为藻类的细胞物质。藻类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促进好氧菌的代谢活动,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02

颉颃关系

微藻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的光谱或者特殊抗生活性物质。细菌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抑制藻类细胞的生长,甚至裂解细胞,从而表现出杀藻效应,此类细菌可以统称为溶藻细菌。溶藻细菌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藻类生物量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溶藻细菌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竞争抑藻:主要是与藻类在营养物与空间进行竞争。细菌可以通过碳、氮、磷、钾等物质与藻类发生直接的联系,通常营养竞争抑制藻类的生长。

b.接触抑藻:细菌直接与藻细胞接触,通过释放可溶解纤维素的酶消化藻细胞的细胞壁,进而逐渐溶解整个藻细胞。

c.化感抑藻:细菌可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化感物质,这些化感物质可通过阻断呼吸链、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等抑制藻类细胞的生长,甚至溶解藻细胞。

注:在小球藻和光合细菌扩培时,不要把藻和菌放在一起扩培,在添加培养基时或扩培容器不能相互使用。

如何维持池塘藻菌平衡

在培藻时,不能菌与藻同时使用。因为菌的繁殖速度快,会抑制藻类的繁殖,如果池塘中有大量的有机物需要分解,先用菌后用藻。如果没有就先用藻,再用肥料,当藻类大量繁殖起来后有死亡藻类的时候再用菌进行分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温度较高时,池塘中藻类的繁殖较快,所以在前期每天监测水质指标,观察溶解氧、pH值早晚的变化以及水色透明度的变化,根据池塘的变化情况判断补藻、补菌。池塘中藻培起来后,繁殖的速度较快,生长周期较短,这时就会有一些死藻或者有机质的积累,需要用菌进行分解,用解毒培藻素和光合细菌进行分解死藻、有机质来稳定水质,平衡藻相。养殖池塘藻类繁殖旺盛时,如果营养不足就会产生一些有害藻,所以要每天进行水质监测,做好水体维护工作,稳定池塘的藻菌的平衡,稳定水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养殖前期水的透明度较高时,就需要下藻、下肥,把水肥到想要的透明度,水肥后也会投入一些饵料,它们也是有营养的,这时水的透明度低,需要用菌分解老化的藻类,分解有机质,提高透明度,但前提是池塘的水色以有益藻为主。

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池塘中的残饵、粪便和有机质较多时,注意多用菌(超效益菌宝、光合细菌、解毒培藻素等)少用肥,适当补充藻种(硅藻、绿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养殖池塘的生态系统中,藻和菌是溶解氧的根本解决之道。藻可以增氧,菌可以分解,减少耗氧。用好藻菌,整个池塘的生态系统平衡好,溶解氧也会高,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