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塘快讯丨梅雨时节虾蟹塘与鱼塘的管理要点与应对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25363 | 回复0 | 2020-6-7 09: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 梅雨季节虾蟹池塘如何防病
进入6月,到了湖北地区梅雨季节,每年梅雨季节,气候多以高温,低气压,闷热,阴雨连绵,忽阴忽晴,水变频繁,池塘溶氧低,细菌繁殖快,极易造成虾蟹发病(水肿,无力,不吃料、上草打秧等),水浑,水草烂根、上脏等现象。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朋友们加强日常管理。

一、防病管理,梅雨季节池塘长期低氧,致病菌会大量繁殖,定期“优肽”消毒防病

1、为什么梅雨季节要消毒?

(1)梅雨季节,气压低,水中溶氧偏低,有害菌繁殖较快,易感染螃蟹,引起虾蟹感染发病(水肿,肠炎,无力,抓脚,不吃食)。

(2)大量投喂,造成残饵粪便过多,给病原菌提供了“食物”,病原菌大量繁殖,从而容易引起虾蟹感染发病。

2、为什么用“优肽”消毒?

(1)杀菌抑菌彻底,效果持久;

(2)无刺激性,河蟹蜕壳期也可使用;

(3)不耗氧,阴雨天也可使用;

(4)不杀藻类,不瘦水,使用后,可直接肥水;

(5)保证质量,所售“优肽”全在3个月以内,并且高温期在空调室低温储藏,市面上销售蛭弧菌超过六个月活菌数量仅剩下十分之一。

梅雨季、蜕壳期、发病高峰期定期10-15天使用一次,可有效控制有害菌繁殖,真正起到防病的效果。

二、防缺氧烂草、水质恶化、虾蟹发病

1、谨防水草过密,及时拉掉过多水草,增加水体流动性;

2、防止水草上浮、下沉,加强夜晚增氧,防止底层缺氧水草烂根,腐烂爆发蓝藻;

3、定期补充“活力碳”+“利菌多”,提供水草所需的“碳”肥,提高水草活力,促进水草生长。

三、多改底(“底居安Ⅲ”加强型)----除底臭、防烂根、抑寄生虫

随着养殖的进行,池塘投喂量逐步加大,底部残饵、粪便不断积累,远远超出了池塘的净化能力。据观察,正常投喂的池塘,每10天左右,底泥就开始发黑、发臭。这是因为有机质在底部分解不全,并在塘底发酵,消耗底部氧气、释放有毒物质,造成水草烂根、塘底发黑发臭等现象。当塘底污浊时,水质就会不稳定,并且有害菌、寄生虫也会大量繁殖。

1、定期7-10天一次“底居安”改底,打破塘底界面张力,促进底层有机质分解,减少耗氧物质。

2、“底居安Ⅲ”迅速与底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结合。预防底臭,使得水草根部不易发黑、变烂。根部健康,高温期也不容易上浮。

3、减少底脏、底臭,预防返底。保持池底清洁,在天气变化恶劣时,可以减轻塘底负担,减少塘底有毒物质生成,从而减小对河蟹的影响,降低养殖风险。
四、勤解毒(“碧水安”加强型)----爽水、去脏

梅雨季节,常常出现气压低、温度高,池塘中水生植物(水草、藻类)光合作用差,净化能力弱,时常的下雨天气使得池塘返底,水体“脏气”加重。这些“脏气”不易被分解,造成水体不“清爽”,水草上脏。长期如此水草活力更差,水质更浑,形成恶性循环。当温度升高时,蓝藻就容易暴发。

1、经常使用“碧水安”,可以去除水中“脏气”,分解水草上脏物质,达到活水的目的(大量加水后,水红,水黑,老绿水);

2、“碧水安”中的多元有机酸,可以络合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杀虫,杀青苔后),促进水草及藻类的生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防缺氧(“底加氧”加强型5亩/包,喂料前干撒)----增氧、促吃料

缺氧现象分析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淡水鱼池塘梅雨期的管理要点
本地区即将进入梅雨期,池塘里面的问题逐渐增多,处理难度也逐渐加大,给水产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及影响。今天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谈谈淡水鱼池塘在梅雨期的该如何正确管理。

一、梅雨期的特点:

1、气温、水温相对较高。 气温长期处于22~30℃之间,水温变化不大,处于25℃-30℃之间。此温度范围内,烂鳃、肠炎、细菌性败血症、车轮虫、锚头蚤、草鱼病毒病等疾病都处于流行期,容易多种问题并发。

2、连续阴雨天,风速小,闷热。 阴雨天藻类光合作用弱,产氧能力不足,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导致超标现象较普遍;天气闷热,气压低,溶氧的饱和度下降,水体中氧气的储存量低;这个时候水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水变及倒藻现象非常普遍,水体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3、晴天极少。 几乎无机会施肥,池塘缺乏的营养物质难以得到补充,水质难以恢复。

这些就是导致梅雨期水质难调、病害难治且极易反复的主要原因。

二、梅雨期的管理要点:

1、合理投喂 根据水体的溶氧、天气、净水能力等各个因素进行投喂。在这个问题基本上所有的鱼都比较慌食,制造出投饵量不足的表象(食台附近搅动)。建议定期检测溶解氧(DO),关注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变化情况。

2、强力增氧 白天天气闷热无雨时,打开多台增氧机(以搅动整塘水为基准)进行曝气,预防气泡病的发生;夜晚根据池塘具体情况(以早上第一餐摄食正常,同时不出现幔子为基准)进行增氧,促进溶氧在夜间维持在较高水准线上。

3、勤改底 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及菌的代谢能力较弱,池塘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容易升高。定期使用“福地安Ⅱ”进行改底,提高池塘氧化还原电位,促进物质转化。

4、巧稳水池塘环境长期不稳定,疾病发生概率高,经常使用“碧水安”为水体补充碳源,提高水体稳定性,同时降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遇到偶然晴天,可按照平常使用剂量减半使用“肥水肽Ⅲ”或“藻安生Ⅲ”补肥,促进藻类繁殖。

5、常保健 由于环境长期不稳定,池塘经常处于低氧状态,这个时候鱼容易出现应激,长期内服“LY-生命素”与“营养快线”增强鱼体体质,同时提高抗应激、抗低氧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预防手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利洋“碧水安”——多元有机酸,解毒功能强——含碳量高,稳水效果突出。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