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养殖池塘水质的因素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998 | 回复0 | 2020-7-28 17: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很多养殖朋友过多注重高产量,投饲量和放养密度大,使得水体中饲料过剩导致腐败变质;水体中存留未清理的淤泥,当温度适宜时淤泥中的大量有机物质将发黑变臭,造成水体污染。


影响养殖池塘水质的因素



1.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对鱼虾蟹等养殖品种影响重大,而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同风力、气压、时间和水温等因素密切相关。池塘中溶氧量低时可造成鱼虾蟹缺氧,出现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甚至致其窒息而亡,同时利于有害厌氧菌的繁殖,分解出有害气体(氨 、硫化氢等),重则引起水质恶化,造成鱼虾蟹中毒。池塘中溶氧充足时,鱼虾蟹等养殖品种消化率高,食欲旺盛,生长繁殖较快。池塘中的溶解氧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宜溶氧量在5-12mg/L,若溶解氧达到过饱和时会导致鱼产生气泡病。

2.pH值:池塘中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微生物活动,有机物难以分解,影响水质 ,同时对鱼类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碱性水环境中,鱼类的鳃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严重则引发鱼类死亡;在弱酸性水环境中,鱼类摄食欲减退,活动力显著下降,且可降低鱼类血液 pH 值 ,削弱血液载氧能力,导致缺氧症。

3.氨氮: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饵料、水产动物的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遗骸。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自净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

4.池塘水体的透明度: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池塘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池塘水体透明度的大小能够反映出水质的肥度和水中溶氧的补充量,透明度过小表示水中生物量多,池水耗氧因子多,水质不良易恶化;透明度过大,表明水中有机物过少,水太瘦,对滤食性鱼类生长不利。

5.硫化氢:养殖池底中硫酸盐还原分解和异养菌分解是水体中硫化氢过高的主要原因。水体中硫化氢过高时直接会引起鱼中毒死亡。

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指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养殖前期要注意肥水,重点培养有益藻,控制有害藻;在养殖中期,注意管理稳定水质,尤其阴雨高温天主要防倒藻、泛塘,防止蓝藻大量爆发,注意肥、藻、菌三者之间的平衡;在养殖后期,立秋之后早晚温差大,注意藻的转变,注意整个水质管理的变化趋势。


定向培藻方法




定向培养绿藻水

1.晴天上午泼洒全效小球藻(1-3升/亩)+定向绿藻肥(1-3两/亩)。

2.第5天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全效小球藻(0.5-1升/亩)和定向肥(1-2两/亩)。

3.根据温度7-10天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藻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定向培养硅藻水

1.硅藻活力素浸泡2天后,在晴天上午全池泼洒(5-7亩/袋)。

2.2天后下定向硅藻肥1亩3两。

3.第5天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硅藻活力素(7-10亩/袋)。

4.根据温度7-10天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死亡藻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殖池塘水质问题重在预防,在养殖前期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检测,注意巡塘,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养殖的水质问题就可以有效解决,从而培育出优良水质,养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