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雨天气对养殖池塘有哪些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910 | 回复0 | 2020-10-9 23: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今年的雨季跟往年相比,雨水量偏大,持续时间长,现在有很多地区出现了长时间中到大雨天气甚至连续暴雨。那么长时间的暴雨对养殖池塘有哪些影响?该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多雨天气对池塘的影响

1.水位暴涨,水体分层,易溃坝:地势低洼地带的池塘,连续性大暴雨可使水位暴涨, 极易发生漫塘、溃坝情况。海水池塘中,如果是风力较小或增氧机较少的池塘,大量的雨水还可浮在水体上层,形成水体分层现象。

2.水温、盐度突降,易引起鱼虾应激反应: 一般而言,雨水的温度要远远低于养殖水体的温度, 如果长时间的降雨,使水体的温度不断降低,特别是当降雨发生在中午时,水温的变化就更大,很容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在海水养殖池塘,如发生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降雨,因所降雨水为纯淡水,比重较轻,在没有外力的作用情况下,雨水停留在水体的上表层,使水体的表层盐度瞬间下降,且幅度较大,如果不采取措施,也容易引起对虾的盐度应激。

3.气压降低,溶解氧下降,易发生泛池:在台风暴雨前,气压较低,水体中的溶解氧迅速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溶解氧减少。另外,台风雷雨还可使池水的表层温度迅速降低,引起水体内上下水层对流,使池底的腐殖质翻起,有机质分解加速,消耗大量氧气,甚至消耗殆尽,发生泛池现象。

4.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水质恶化:台风暴雨期间,常看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藻相在几个小时之间迅速更替,且一般是由原来的优良藻相变为不 良藻相。即原来占据优势种群的藻类在环境条件突变的情 况下突然大量死亡,而原来劣势藻类迅速繁殖;二是所有藻类全部死亡,浮游动物、原始动物等大量增殖,透明度大幅度增加,甚至清澈见底,没有水色或发白。这种情况除了会引发缺氧外,水体中死亡藻类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藻毒素,影响鱼虾摄食甚至导致鱼虾中毒死亡。同时,因藻类死亡,其原由藻类分泌的抑制细菌生长的类抗生素物质急剧减少,各类病原菌的迅速繁殖,容易引发细菌病。


雨天对池塘水体如何调控?

1.加强巡塘管理,定期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同时要关注天气情况,天气突变前要加强池塘水质管理,应及时泼洒解毒培藻素与藻平衡素来稳定水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在养殖过程中,注重池底的养护,堆积的残饵,粪便,动物死亡尸体,沉淀颗粒,以及其他有机物质,需及时分解,用底藻源来养护池底,同时培底栖硅藻提高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能量转换效率,减轻池底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底质对水质的影响,尤其是连续阴雨天。

3.合理的投喂:暴雨(连阴雨)期间要根据池塘养殖品种的情况适当停饵、减饵。减饵时要提前在养殖池塘中下入聚能钙和生命元素,可以补充水质中的钙元素、维生素C及其微量元素,还能改善对虾的摄食情况,加强代谢,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抗应激反应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长时间暴雨,导致水质浑浊,有机物耗氧时,可以使用解毒培藻素增氧,这时池塘如果有老化死亡的藻类可以用有益菌(超效益菌宝、浓缩光合细菌)进行分解,使用净水爽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同时定向培养有益藻,阴雨天多选择定向培养硅藻水。

在养殖期间要坚持定向培养有益藻(硅藻、绿藻)稳定水质,根据池塘情况定期补充藻、肥、菌,增强水体,维持生态平衡能力。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