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亏20万到赚100万元!他用水中鱼+塘底泥成功变现种养循环

[复制链接]
查看1830 | 回复0 | 2020-12-9 23: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天早晨6时,陈选钟走到自家鱼塘前,“发射”手中饵料,顿时万千鱼儿欢呼雀跃,奔腾而来。在陈选钟眼中,欢腾的鱼儿是跳动的银子,而沉积在塘底的鱼儿排泄物及饲料等废物也会迟早变成银子。




陈选钟今年29岁,家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关文镇紫岩社区。陈选钟过去是一名军人,现在是一名“新时代渔人”。2020年12月2日,陈选钟一拨“铁算盘”就来劲了:今年鱼塘里捞起30多万斤鱼和成千上万斤淤泥,正是这些鱼和淤泥,为他在本年度创造了200多万元的产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选钟查看鱼苗长势



从亏20万到赚100万元



2013年,陈选钟退役返乡。



陈选钟的父母一直养鱼,小时他就对养鱼有很大兴趣。在部队时陈选钟喜欢看水产养殖方面的书。退役后,陈选钟一头扎进鱼塘。



陈选钟认为鲫鱼、草鱼等常规鱼市场饱和,售价较低。他意识到:要致富,必创新。



2015年,陈选钟引进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市场需求大的鲈鱼。但当年他养殖的鲈鱼重量不达标、体质较差,不耐运输,亏损20余万元。



陈选钟没有放弃。他到处参观学习,弄清了自己首次养鲈鱼失败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2016年,陈选钟又买进10万尾鲈鱼。这次,他在每块鱼塘加大投放密度,增加增氧机,提高溶氧量,并在鱼塘内套养花鲢、白鲢,改善水质……2017年5月,陈选钟获得了养鱼的第一笔收益:近100万元钞票。



接下来,他引进了经济效益更高的鸭嘴鲟,并套养团鱼,成为西充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养殖鸭嘴鲟的基地。



如今,陈选钟养殖了20亩乌鱼、20亩鲈鱼,5亩鸭嘴鲟,并套养花鲢、白鲢、鲤鱼、团鱼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选钟的柑橘大丰收



鱼儿和黄豆的相互“馈赠”



几乎在刚试水养鱼的同时,陈选钟就流转本村150余亩土地,种上柑橘,在柑橘地里又套种黄豆等农作物。“鱼塘鱼儿和岸上的柑橘、黄豆,是相互养育和馈赠的关系。”陈选钟心中还有一个如意算盘。



原来,鱼儿排泄物以及饲料等废物沉积鱼塘底部,就会形成淤泥。淤泥增加鱼塘耗氧量,对鱼塘影响非常大,因此每年必须清理淤泥。而挖出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尤其是氮磷钾的含量非常丰富,这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养分。“淤泥施到地里可以起到改良道土壤、促进庄稼生长等作用,是不错的肥料。”陈选钟说。



于是,陈选钟每年从鱼塘里清理出来的淤泥,成为柑橘、黄豆重要的有机肥。陈选钟介绍:“鱼塘鱼儿排泄物是淤泥的重要组成部分,说鱼儿‘养育’了柑橘、黄豆不为过。”



收获的黄豆如何回馈鱼儿?陈选钟说,把黄豆打成浆,经处理后用来育鱼苗,从而实现种养循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选钟撒网捕鱼



带动乡邻种养增收



在陈选钟引领下,有40多户村民依靠养鱼实现增收。陈选钟为他们低价提供鱼苗和鱼饲料,无偿提供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此外,还有20余名村民在其种养基地务工,实现人均增收近10000元。



陈选钟热心公益,原龙洞山村5社修社道路,他捐款1万元;原洞宾山村6组修路,他捐款5000元……据统计,近年来,陈选钟用于公益事业、帮扶困难村民累计花费10万余元。



面对即将到来的而立之年,陈选钟早有打算:对鱼塘进行升级改造,培育发展休闲渔业,实现从粗放到精养、从单一的养鱼卖鱼到提供垂钓、餐饮、休闲观光的跨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