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连地区的疫情防控政策迫使两地水产出口加工厂产能进一步转移!

[复制链接]
查看2360 | 回复0 | 2021-3-10 08: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的青岛、大连两地的防控政策加速两地的鳕鱼类、野生三文鱼类产品的加工产能将进一步转移。


中国的大连、青岛是世界狭鳕及野生三文鱼产品的加工中心,销售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欧美市场比重较大。大连、青岛地区的出口加工水产品主要以俄罗斯渔获为主要原料。目前大量渔获原料在青岛、大连地区的港口滞留,虽已经开启集装箱通关,但散货船依然无望。

受两地疫情防控政策影响,青岛、大连两地无米下锅、产能闲置。欧美市场的狭鳕及野生三文鱼产品国际市场价格飙升。俄罗斯水产行业已经开始加大本土的加工产业投资。


据俄罗斯当地媒体的消息,俄罗斯最大的渔业集团(RFC)最近宣布,他们位于远东的地区的加工厂正在加班加点提高鳕鱼的加工产能。这家工厂的名字直接被命名为“俄罗斯狭鳕”,该厂每天鳕鱼块冻和单冻鳕鱼片产能大约155吨,另外还包括一些副产品的鱼油和鱼粉等。目前俄渔的产品已经进入西伯利亚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网络进行销售,未来将会进入俄罗斯更大范围的零售渠道和欧洲市场。

目前俄罗斯的捕捞水产品受中国防疫政策的影响,在出口到中国的青岛和大连港口受限制的情况下,拓展其他地区的销售渠道不是唯一的应对方法。俄渔将致力于提高鳕鱼深加工的能力以及确保直接向终端市场提供高质量的鳕鱼产品。尤其是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为终端客户提供百分之百纯天然的食材。

未来将根据俄渔的捕捞量新增鳕鱼加工产能,目标是能够实现对捕捞上岸的鳕鱼实现百分百自主加工。


整个俄罗斯水产行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增产能替代当下中国地区的加工产能。或许这只是世界水产大宗加工商品产能转移的开始,青岛、大连两地的防控政策及通关效率成为产能转移的催化剂。
转自冻品攻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