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春天”来了!水产种业千亿产业将迎来企业扶优和市场净化行动

[复制链接]
查看3669 | 回复0 | 2021-3-23 18: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南繁的延伸和扩展,南繁品种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在3月22日举行的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分论坛上,来自国内的水产种业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表示,让鱼虾等更多水产种业游进“南繁硅谷”。



据了解,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超700家“育、繁、推”相关种业企事业单位近8000名科技人员聚集在海南,从事南繁工作。动植物育种材料及品种,每年有超过100万份以上进入南繁区。南繁品种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过去是以粮食作物育种为主,现在正在向棉麻、油料、薯类、水果、蔬菜、花卉、药材、林木以及水产、畜禽等领域拓展,覆盖物种达40多种。



海南地处热带,良好的水质环境资源、优越的海洋气候资源为水产南繁种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水产种业的资源宝库。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忠松介绍,海南海水鱼苗育种优势明显,能缩短亲本培育的繁殖周期,鱼产卵早、质量优,同比广东地区提前约80天上市,比福建地区提前约100天上市,能大大节约成本。



刘忠松说,海南已将水产育种纳入南繁硅谷规划,将水产种苗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目前,海南正在推进“三鱼一虾一螺”热带种苗产业发展,2020年石斑鱼年产鱼卵10万公斤,金鲳鱼年产鱼卵约1.2万公斤,两者全国市场占有率均为95%左右。罗非鱼年育苗60亿尾,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26%。对虾年产虾苗1932亿尾,约占全国一代虾苗的37.5%。东风螺年育苗5.8亿粒,全国市场占有率为100%。



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说,水产南繁育种可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温度优势,通过引进种的再培育、再提升,从而推动水产种业的发展。



“海南发展水产南繁育种具有先天优势,可借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实现水产种业国际贸易。”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说,海南可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从培植优势,补上短板,突破卡点来进行水产南繁育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说,海南的水温非常有利于鱼类繁殖性成熟和鱼类健康育种,且鱼类在海南生长期长,鱼类产量高,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水产南繁育种基地,让更多水产南繁品种游进南繁硅谷。



刘忠松称,下一步,海南将重点统筹推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苗基地提升、种业企业扶优行动、种业市场净化行动等5项工作。为水产南繁育种专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发展平台。



(内容来源:南海网海南新闻)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