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鱼体外寄生虫病的技巧

[复制链接]
查看1240 | 回复0 | 2021-3-24 17: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一年中把握第一次杀虫时机

       要想杀虫效果好,杀虫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杀虫应当以水温为参考标准,年初当水温升高到18℃~20℃,天气保持连续3天以上的晴天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杀虫。这个时间点一般是在3月至4月。

      另外,在实际生产中,有经验的养殖户会根据天气和池塘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杀虫。

      每年的清明前后,脱掉外套穿单件衣服的时候,就需要杀虫了。

      观察池塘,当看到鱼吃食的时候“炸群”。

      有鱼在水表面不间断跳动、在岸边搅动水体或者狂游不止、身体打转失去平衡。

      晚上听到鱼拍打水面的声音。

      天气正常时鱼吃草量突然下降。

      白鲢翘尾巴,等等。

      当看到这些现象时,就需要开始杀虫了。
1616578682258908_159.png
二,杀虫后要消毒

        许多养殖户非常重视杀虫,结果虫害虽然好了,但有时鱼病很快又来了,为什么?

       杀虫后没有消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些虫主要寄生比如在鳃上,虫虽然杀了,但鳃已经受到一定损伤,此时细菌正好乘虚而入,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烂鳃,或生理性缺氧导致死亡。所以杀虫后一定要消毒。

       在第二次杀虫后的第二天,使用比如聚维酮碘(10%,500毫升,一瓶1.5亩~2亩水体)进行全池消毒。效果好、药性温和,而且挥发快,使用后开启增氧机。

三,阴转晴时补杀虫

        很多养鱼户杀过虫了,但是连续阴雨天后,天气转晴时,又会爆发寄生虫病,这是因为:

       天气变化,水温变化大会引起上下水层对流,带起池底的寄生虫卵进入水体孵化;

       泛底、倒藻导致有机物增加,给寄生虫提供繁殖的载体;

       温差大,鱼类应激大,易感染病原。

       因此,连续阴雨天转晴天时最好要补杀一次虫。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