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虾为媒”,聚资源促就业,年产值1200万!

[复制链接]
查看1500 | 回复0 | 2021-4-2 15: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8年以来,渝北区充分利用辖区的自然条件优势,布局发展了稀有的澳洲淡水龙虾品种,通过规模化繁养,不仅盘活了农村“撂荒地”,还留住了农村劳动力,让当地村民足不出村,便可实现就业愿望,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1617349648647405_103.jpg
位于华蓥山山麓的渝北区茨竹镇同仁村,托当地独有的气候和山水资源优势,引进了稀有的澳洲淡水龙虾品种。经过两年的发展,当地不仅实现了澳洲淡水龙虾的规模化养殖,而且还在西南片区首次实现人工繁育虾苗。眼看着今年就可实现量产,让农户荷包鼓起来,而这一切,因今年的疫情影响,使得餐饮行业遭到重创,之前签订好的订单,一下子也消失了大半。为解决销售订单问题,从今年4月份开始,村书记张福均,也是龙虾产业养殖带头人,组织合作社工作人员,充分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本区没有订单,就把搜寻范围扩大到全市,全市订单不足,就在临近的省份找,最终通过线上发力加线下各渠道的助力,订单有了起色。“当我们看到突破十万斤的时候,那一瞬间,感觉得救了,你看嘛,比去年同比增长了三万多斤,等于说把去年损失得一部分弥补了,还有多的赚头。”张福均激动的说到。
1617349667615357_211.jpg
订单问题的解决,虽然带来了信心,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从目前的联系的商家来看,因为受疫情影响,他们对龙虾的需求基本都集中在10月以后,尤其以元旦、春节时段最为集中。然而,由于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热带水域,如果水温低于20℃,就会停止进食,若是低于15℃,则会直接死亡。这就意味着现有龙虾的供应时间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怎么办?“我们的破局办法就是修建恒温大棚,然后我们初步的统计了一下,然后就是多修建一个大棚,就可以多装1.5万斤到2万斤的虾,然后为了供应我们得龙虾市场,所以说我们今年计划修建4个大棚。”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胡月表示。
1617349683830285_900.jpg
据了解,澳洲淡水龙虾的正常销售季为7月中旬至9月下旬左右,每斤单价为40至50元之间。而随着7500平米恒温大棚的启用,销售期可延迟到春节,那个时候的单价则高达70至100元之间。解决好最关键的养殖技术难题后,修建恒温大棚所需的资金又成了新的棘手问题。当地政府及时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组织了11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他们。茨竹镇镇长谭浩告诉记者,以往审核这类资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次是专门开设的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三天左右,就走完了全部手续。



有了政府这个“大靠山”,张福均和他的团队决定在去年700亩的养殖基础上,今年扩大至1000亩。随着规模的扩大,当地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和分红,而且基地近40个工作岗位的需求,也满足了村民就近就业的愿望。“在基地打工,每个月的工资2400元,再加上入股和分红这些,一年下来可能4万块钱左右,比起在外面打工来说,还划算些,并且离家又近,还可以顾得到屋头。”当地村民余东海说到。
1617349699315898_513.jpg
目前,龙虾基地的第一批虾苗已经下塘,张福均告诉记者,今年,整个虾塘初步估计养殖龙虾近500万尾,成品虾的产量预计可达30万斤,总产值超过1200万。

来源: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谭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