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如何提高河蟹养殖效益?养殖户在田间学校现身说法七种创新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4466 | 回复0 | 2021-4-2 23: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淳有着20多万亩的螃蟹养殖面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河蟹养殖模式创新不足、养殖技术提升不快和养殖户在生产上投入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当前不少养殖户养殖效益不高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3月31日,南京市高淳区在一家农民合作社主办的田间学校课堂上,7名河蟹养殖户分别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为现场90多名河蟹养殖户介绍了他们在2020年度采用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河蟹套养而取得较高收益的成功的做法,经验的分享受到了现场专家和众多养殖户的好评。
1617377537687798_344.jpg
近年来,高淳区有关部门围绕螃蟹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养殖效益等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



如何突破?利用田间学校的课堂让在养殖模式创新中取得好效益的养殖户走上讲台进行现身说法,介绍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收获成功的经验,是推动广大养殖户加快养殖模式转变、养殖技术提升有效途径,高淳区科技局、高淳区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高淳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达成了共识,他们选取了在水产养殖模式创新上有上佳表现的7户养殖户,帮助进行经验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创新案例。



和丰园农民田间学校接受了此次主办高淳区河蟹养殖新模式示范交流与培训主题活动,课堂上他们邀请了省、市、区的专家到场,为每个案例现场进行分析,就不同的养殖模式大范围推广在技术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点评,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信息满满。
1617377554149116_230.jpg
   “我有50亩河蟹养殖塘口,分成5个塘口,塘口设施齐全,去年我进行了3个模式的养殖示范,不同养殖模式之间的收益都取得了好的成绩,每亩的塘口的产值在18000元,投入为10000元,净收益每亩可达8000多元,2020年的养殖净收益在40余万元。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收益,我做到了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自高淳区固城街道的养殖户、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吴建国第5个走上讲台,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把自己在创新养殖模式过程中的体会娓娓道来,现场的养殖户和专家们仔细的聆听。
1617377574613890_758.jpg
现场,“螃蟹+青虾养殖模式示范、螃蟹+鲈鱼养殖模式、螃蟹+龙虾养殖、螃蟹+龙虾与全母蟹分类养殖模式、螃蟹全母特种养殖、螃蟹大规格特种养殖”等7个养殖模式的案例由7个养殖户在课堂上进行了分享。
1617377592658639_287.jpg
1617377592737760_354.jpg
1617377604457172_666.jpg
1617377604524914_174.jpg
1617377604600805_947.jpg

“不管什么样的养殖模式,都离不开好水、好种,还有好养殖技术和养殖户全力投入与辛勤付出,没有一成不变的生产方式,只有不断进取的生产技术,学习新模式、新技术是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我们建议大家要向身边已取得成功的养殖户学习,学习他们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在生产上高投入高收益的方法,学习他们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态度,学习他们把养殖作为事业来做的决心。” 田间学校从上午到下午一天的分享经验结束之时,在高淳区30多年从事螃蟹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专家陈贤明寄语参与听课的90多名养殖户。大家都纷纷点赞这次田间学校课堂有新内容,让大家学习到了不少新知识,为突破自身不足,发展高质量养殖业开拓了新思路。
161737766336141_327.jpg
     “由成功经验的养殖户为大家现身说法,案例来自身边人、身边事,听起来明白,听起来可信,加之还有专家的分析与点评,养殖模式创新的路子选哪条心里现在有底了,回去后要抓紧落实套养水产品种,同时加大对生产的投入,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在一天课堂授课结束时,来自古柏街道的养殖户张小福与同行的和丰园合作社总经理朱晓斌聊着今后的打算。



        “让在养殖模式有创新和养殖技术上有突破的养殖户来田间学校的课堂上为广大养殖户进行现身说法,是推动广大养殖户进行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变革的好方法,此次进行的尝试效果不错,今后还将结合水产技术的推广,深入塘边地头开展更多的“水上课堂”,让更多的养殖户学习到更多的新技术,助推高淳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南京市高淳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邢文翔表示。(通讯员 魏宏伟 邢光理)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