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淡水鱼,如何做到有效杀虫不反复

[复制链接]
查看966 | 回复0 | 2021-4-15 23: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对于养鱼的养殖户来说,马上就要进入杀寄生虫的第一个关口。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气转暖,水温呈上升趋势,有利于寄生虫卵孵化;二是气候早晚温差大,冷暖多变,时晴时雨,水体上下层对流频繁,将淤泥中的寄生虫卵释放出来,进一步增加了水体中寄生虫卵的数量。
1618499744794584_97.png
这一时期,水体中的寄生虫卵将会大量孵化,快速生长,尤其是对鱼类危害严重的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因此,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杀虫,对控制全年的寄生虫病发生次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所谓,杀虫要搞好,寄生虫病才会少。

多数情况下,养殖户会根据水温、气候、鱼的躁动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杀虫。

很多养殖户都知道要杀虫,但很少有人能够有效杀虫。通常都是这次杀了,没几天又复发了,让人十分烦恼!因此,真正有经验的养殖户会选择连杀两次,以便达到较为彻底的杀虫效果。但是杀虫次数多了,对鱼体体质、水质影响比较大。因此,杀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养殖户慎重对待。那么如何系统性的有效杀虫呢?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分析。

杀虫前的池塘处理

1、清瘦水

瘦水条件下,杀虫会对鱼造成较大刺激,且杀虫过后水质难肥。因此杀虫前,根据天气情况,酌情先对池塘进行肥水处理,保证池塘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
1618499764305141_564.png
2、浑浊水

浑浊水会吸附杀虫药剂,影响杀虫效果,容易导致杀虫不彻底,后期寄生虫病容易反复。因此,针对浑浊水体,要酌情净水之后再杀虫。
方案措施:

(1)鱼多闹食导致的水体浑浊,适当增加投喂量,减少鱼的搅动,水质清爽后再杀虫;

(2)有机质多引发的浑浊,先使护底3号净水,再进行杀虫;
1618499782019388_971.png
3、 增氧机的配合使用:

首次杀虫前两天,选择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3小时搅动池塘水体。将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卵搅入水体的中上层,促进寄生虫卵孵化。

首次杀虫,普杀为主

在第一次杀虫后间隔7天左右,对存塘鱼进行打样镜检,针对镜检结果决定用药。如果指环虫为主,则专杀指环虫。如果车轮虫为主,则专杀车轮虫。

杀虫后第二天消毒

每次杀虫后的第二天,要进行全池消毒处理,避免寄生虫脱落后,鱼体损伤处的细菌感染。

杀虫注意事项

1、选择连续晴天杀虫,阴雨天不要进行杀虫操作!

2、增氧机的配合使用:

泼洒杀虫药后,开启增氧机1-2小时,促进药物混合均匀。同时注意观察鱼是否出现浮头、跳跃、狂游等中毒现象,如有,需及时开增氧机、冲新水。

3、 杀虫期间体质护理:

大多数养殖户不重视早春的投喂工作,导致鱼的体质恢复不好,所以在杀虫期间最好使用护渔1号恢复鱼体的肝肠功能,进一步增强鱼体质。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