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官方发布提醒,这3类水产品别随便吃!

[复制链接]
查看4221 | 回复0 | 2021-5-5 23: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到海边旅游并进食海鲜,或亲朋好友聚餐时少不了水产品。近半个月多地发布提醒,针对海虹、织纹螺、河豚三类水产品发出食用警告。


1620228641527401_824.jpg
01

海虹:3月下旬毒素含量逐渐升高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4月30日发布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显示,贻贝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0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会导致人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



“海虹”又称贻贝,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双壳黑褐色。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逐渐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现正处于上升期。



02

织纹螺:4月-9月织纹螺毒性最强



当前正值织纹螺生产旺季,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醒,食用织纹螺极易导致食物中毒,外出用餐时切勿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



织纹螺盛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福建沿海常见的织纹螺有9种,其中多数已报道有毒。每年4-9月为织纹螺旺汛期,同时也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03

河豚:3月-5月河豚鱼的毒性最强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食安办、荔城区市场监管局提醒,3月-5月是河豚鱼产卵时节,河豚鱼的毒性最强。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鱼都含有河豚毒素。进食有毒河豚鱼后1-2小时有呕吐、口、唇、舌尖、指感觉发麻等初步中毒症状,随后舌端感觉迟钝,步履言语困难,进而侵犯中枢神经而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终至致命。目前针对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疗法,死亡率很高。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