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查看5127 | 回复0 | 2021-5-6 16: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要求,自2020年3月起我省部署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采用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转变养殖方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截至2020年底,全省海淡水池塘已经完成养殖尾水治理面积4.4万公顷,其中淡水池塘3.9万公顷、海水池塘0.5万公顷;建立池塘尾水治理示范点5400余个,其中湖州市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浙江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流水槽+”尾水处理模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模式、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等3种,采用生态沟渠,生物滤坝、生态浮床、增氧设施,平面流水贝类养殖池等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设施。2020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湖州德清县、杭州余杭区、绍兴越城区、台州三门等地建立5个示范基地,14个监测点,养殖品种涉及鱼、虾、蟹贝等。按不同生产时期对进水、养殖水、排放水开展了水质跟踪监测,包括淡水水质监测指标8项,海水水质监测指标10项,共获得监测数据1500余组。



监测结果显示,养殖尾水经过三种治理模式处理后,淡水中氨氮、总磷、铜、高锰酸盐指数,海水中无机磷等主要养殖污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流水槽+池塘”模式和人工湿地模式下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8.9%和64.3%,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5%和61.2%;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模式下淡水总磷平均去除率为89.1%、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去除率为18.0%、海水无机磷平均去除率为67.3%,水质改善效果显著。



下一步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继续积极提炼典型经验与做法,总结好模式与技术,制作视频科普教材,加强指导基层和养殖户开展日常水质监测,促进我省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