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偷死是绝症吗?未必,教你如何处理“偷死病”?

    [复制链接]
查看2551 | 回复1 | 2021-6-2 23: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气候环境、水质、高密度等因素引起的南美白对虾偷死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因此必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池塘清理、水源控制、水质调控、饲料控制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多方面入手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偷死综合症又称“死底病”,养殖户也常常称之为“耗底病”。
1622648119741909_607.jpg
通常,水温在28℃以上的高温季节,养殖中后期(养殖60天以后)对虾规格达到80尾/斤的高密度养殖虾塘较易暴发此病,对虾大量蜕壳时,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水质恶化时均极易暴发此病。



偷死发病轻微时,一般每天在池底可发现少量的死虾,严重时每天可在池底发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死虾,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死亡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个别塘甚至会绝收。由于死虾都在池底,平时不易被及时觉察,所以称之为偷死综合症。
1622648143172489_520.jpg
01

造成偷死综合症的原因

1、细菌感染偷死

对虾弧菌感染后,体表分布大量黑点,肠道色素细胞扩散、变红;肝脏先出现红色,偷死为零星死亡,后期则为大量死亡。

2、病毒形成的偷死

肝胰腺细小病毒和白斑病毒同样会造成偷死。对虾感染病毒,首先是因为弧菌感染或者水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对虾体质下降,对虾体内病毒爆发,才造成了偷死。

3、水质恶化形成的偷死

池塘底部出现死虾现象,死虾肌肉白浊,同时伴有脱壳不完整的、断须等现象。高密度养殖池塘常见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①晚上底层缺氧。底质管理不善,有机物积累过多,当然也是投喂管理不善,残饵及粪便过多。②氨氮偏高,亚硝酸盐高。③水质管理不善。对虾出现鳃肿、黄鳃、黑鳃等,造成对虾生理性缺氧,从而导致偷死。



从壳的软、硬来判断偷死情况,可以分为三点:

①硬壳死虾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

②软壳死虾通常是在虾大量脱壳时塘底缺氧,水质、底质恶化或因气候突变等情况下,虾急性脱壳而引起的。

③硬壳死虾和软壳死虾都有,通常是脱壳不遂引起的。

4、对虾肝胰腺肠道病变导致偷死

对虾肝胰腺出现病变通常是因为养殖过程中,没有保护好肝胰脏。水质、底质管理不善,有害菌大量繁殖;其次过程中营养补充不到位,微生素、矿物质没有及时补充到位,导致对虾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池塘有害物质,比如藻毒素等不断积累。导致对虾肝胰腺发生病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慢慢肠道也开始发生病变,出现白便等肠道病害。从而出现偷死。


1622648165066915_307.jpg
02

对虾偷死症综合防治

从池塘清理、水源控制、水质调控、饲料控制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苗种选择

不要选择低质量的苗种,尤其是放使用过抗生素育的苗,肝胰腺及肠道已经受到了伤害。后期管理中会非常困难。

2、池塘彻底清理休整

养殖结束的虾塘底部淤积了大量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有害生物等,是病原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为下一轮对虾养殖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所以新一轮养殖开始前一定要清塘,消除隐患。

首先排干水,去除污物,然后暴晒(沙质底和泥底的虾塘每亩加入100千克的生石灰翻耕后暴晒),最后进行池底消毒。

3、对养殖用水进行严格处理

养殖用海水经1.5米以上的沙层过滤,过滤后的水再使用有效氯为30g/m3漂白粉或强氯精蓄水消毒处理后,使肌肉坏死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4、增加排污、定期改底

养殖中后期一餐投喂几十斤甚至上百斤料,一造虾得用好几吨料。即使养殖水平高一斤虾料能养一斤虾,而虾仅能利用不到一半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水中的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等,单靠细菌及藻类是无法分解吸收掉那么多有机废物的,所以必须定期使用生物改底和排污以清除多余的有机废物。避免水质恶化后再进行,是来不及的处理的。

5、维持优质稳定的藻相

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随着投喂饲料的不断增加,水体中的氮含量偏高而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这是因为我们所投喂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大约占40%左右,而磷的含量只有1%左右,随着残留饵料在水体中的不断累积,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随之滋生,水体中过量的氮源不仅抑制了水体中原有藻类的生长,还可能引起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水色变清变红,造成对虾的偷死。



因此,中后期的虾塘有机物增多,藻类过浓,甚至有浓绿藻、蓝藻、裸甲藻等。

需要采用办法:加深水色减少光合作用 + 超大量碳源提高水体碳氮比 + 分解浓藻,平衡水质。

办法:①白天用用腐植酸钠1~3公斤/亩 + “活力优水泰”15 ~25公斤/亩;②同时白天活化“浓绿蓝裸甲藻清”1包2亩 + 红糖2~4公斤/亩 + 水50公斤;浸泡活化1~12小时后,留到傍晚来泼洒。

6、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

有条件的虾池要增设底部增氧、构建立体增养体系,要注意监测水体的溶解氧,一旦发现溶解氧低,提前换水,加大增氧机开启次数及台数,尽量在中午12:00-15:00的时候多开。
搅动水体把表层富足的氧气带到底层,保持水体溶氧均匀,减少水层底部缺氧,同时采用增氧剂,如过氧化钙、双氧水等全塘泼撒,增加水体溶解氧,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避免低溶解氧造成偷死。

7、严格控制投饵量

投料要根据溶氧、有害水质因子(如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的影响)、虾的生理健康状况,如每天都有“耗底”、“偷死”虾,水体的混浊度,悬浮有机物多寡等情况来决定。


投饵应注意以下的事项:腐败变质的饲料不投,水质恶化不投或少投,大风暴雨暂时不投,蜕壳时不投,晚上溶解氧低不投(一般到养殖中后期,白对虾晚上不投)。如果投料过剩,残饵粪便必然多,就容易出现水浓、底质恶化,导致“耗底”、“偷死”。

8、保肝护肠

内服乳酸菌+丁酸梭菌产品保肝护肠

肝胰腺的保护需要从放苗就开始,全程都需要做好保肝工作。保肝的最主要工作是减少肝胰腺中毒和细菌感染,要做到这点首先是提高对虾体质,保证对虾肝胰腺、肠道的健康。尤其是在对虾转肝期的时候,一定要让对虾肝胰腺发育完全。



总之,南美白对虾“偷死综合症”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防治措施也应从多个方面同时入手,单一的措施所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好养殖的各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瑶妹带你飞 | 2021-6-3 14:0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
那空胃的怎么处理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