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程项目六个重大行动!海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又有大动作

[复制链接]
查看5996 | 回复0 | 2021-6-21 18: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海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海南省将把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四大类纳入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点任务,力争到2025年,海南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显著进展,到2035年,热带作物保存总量达到世界第一。这是海南首个专门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省级规划。



01

启动五大工程项目六个重大行动



《规划》指出,2021年-2025年期间,海南省将通过启动五大工程项目和六个重大行动,进一步推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五大工程项目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种业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提升工程;种质资源交流合作提升工程;种质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六个重大行动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行动;五指山猪、海南猪、黑山羊等品种提纯复壮行动;文昌鸡、嘉积鸭等地方品系培育行动;农业种质资源交流引进行动;重点资源合作研发行动。


作物方面,到2025年,力争海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8万份以上,位居世界前列;野生、半野生资源有效保护率达到80%以上,重点资源实现应保尽保。


畜禽方面,到2025年,第3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完成,省级畜禽资源保护体系基本构建,濒危珍稀特有畜禽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五指山猪、海南猪、文昌鸡、儋州鸡等重要畜禽品种分别达到3000头、5000头、30000羽、30000羽。


水产方面,到2025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制定完成,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信息基本掌握并实现实时监测,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率达到70%以上,完成60种以上主要养殖品种的保存工作,渔业重要种质资源合理保护利用格局初步形成。


农业微生物方面,到2025年,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基本完成,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存量达到5万份以上,大型真菌、土壤微生物、陆地微生物、海洋微生物以及特殊生态环境微生物资源等热区特色的农业微生物重点资源分布情况基本摸清。



02

2035年农业种质资源将实现“五库合一”



《规划》指出,到2035年,海南省将建成系统完善、科学高效的现代化智能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跃升国内前列,热带作物保存总量达到世界第一,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农业种质资源实现应保尽保;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实现资源库、样本库、表型库、基因库、信息库“五库合一”,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海南种质资源创新水平、产业化开发水平、国际交流水平均居国内前列。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罗东表示,种质资源是推动现代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性资源。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背景下,《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科技支撑与政策支持,突出系统性、前瞻性和开放性,将引领带动各级主管部门、相关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实施国家南繁硅谷、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交换共享、挖掘利用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显著提升海南省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


“这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坚实基础,助推我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罗东说。


此外,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支撑政策方面,海南省还将出台财政、人才、科研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种质资源管理、风险防控等政策。



03

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东表示,《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的物质保障。落实藏粮于技,首先要解决好种子这个要害问题,种质资源是基础。保护利用好海南农业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动植物“天然基因库”优势,推动海南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打造全球热带农业中心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支持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有利抓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保护利用好海南农业种质资源,有利于拓宽国家农业育种创新遗传基础,注入种业科技创新活力,为突破种源“卡脖子”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海南省内有植物资源3600种左右,陆栖脊椎动物资源660种,鱼、虾蟹、软体动物等资源6009种,为农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海南珍稀、濒危和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有利于推动热带高效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为海南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源头动力。



三是持续深化种业对外开放,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利用好农业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海南联结东南亚的海上中枢、连通两洋的区位优势,依托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有助于加强热带国家和地区农业种质资源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种业对外开放先行区、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是维护岛内生物安全,守护海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重要举措。加强海南丰富的热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有利于维护海南资源多样性,实现农业生态功能,为本土生物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内容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新海南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