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社区
云课
渔市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水产通
»
社区
›
水产养殖信息交流
›
资讯头条
›
多吃虾鱼扇贝等于多种树!海洋碳汇渔业成新风口!沿海省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多吃虾鱼扇贝等于多种树!海洋碳汇渔业成新风口!沿海省市海洋渔业“十四五”规划汇总
[复制链接]
595
|
0
|
2021-6-28 18: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汇渔业”将成为推动渔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发展蓝色的、低碳的新兴产业的示范。
01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产品产量稳定,总体维持在3200万吨左右。2019年我国海水产品产量3282.5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水产品产量下降。预计2021年我国海水产品产量3275.4万吨。
随着渔业养殖技术提高,我国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持续提高,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占比也不断攀升。目前,海水产品以人工养殖为主。2015年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1435.7万吨,占比44.4%;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1796.6万吨,占比55.6%。2019年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1217.2万吨,占比37.1%;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2065.3万吨,占比62.9%。预计2021年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占比35.4%,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占比64.6%。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经济发达,海水产品产量高。2019年福建海水产品产量最大达723.5万吨,占比22.0%。山东紧随其后,海水产品产量706.2万吨,占比21.5%。广东、浙江海水产品产量超400万吨,占比分别为13.9%、13.5%。辽宁海水产品产量369.9万吨,占比超10%。
随着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洋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实现较快发展。2016年海洋渔业增加值4641亿元,2020年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和水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冲了疫情对冷链运输的影响。海洋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712亿元。
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15.9%,仅次于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03
“十四五”时期沿海省市海洋渔业发展规划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沿海省市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海南、吉林、江苏、浙江、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培育现代海洋渔业,推动海洋绿色牧场建设。
1. 广东:打造“粤海粮仓”
聚焦近海向陆区域,合理开展能源开发和资源利用,重点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加大海洋矿产和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力度。实施海洋渔业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现代渔港经济区,优化海水养殖结构和布局,高标准建设智能渔场、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扶持远洋渔业发展,支持建设海外渔业基地,提高海产品加工能力,积极打造“粤海粮仓”。
2. 浙江:打造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
深入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提升海洋经济、海洋创新、海洋港口、海洋开放、海洋生态等领域建设成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建成一批世界级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集群,并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物流圈,深度参与国际海洋经贸合作。
其中,临港产业集群包括聚力形成两大万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即以绿色石化为支撑的油气全产业链集群和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三大千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即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业集群、现代海洋渔业集群和滨海文旅休闲业集群;积极做强若干百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以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浙江将聚力突破船舶与海洋工程关键技术瓶颈,支持发展高端特种船舶制造业。
临港工业、临港现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由现代港口衍生而来,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也是浙江省如宁波、舟山等主要沿海城市重要的产业支撑。其中,宁波的舟山港自成立以来港口经济已从简单的装卸服务向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目前已是浙江省海洋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舟山新区规划的临港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现代渔业集群、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旅游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二是特色优势临港产业集群,主要打造大宗物资加工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临港装备制造集群、临港石化产业集群等。
针对现有的产业优势,《规划》提出,打造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完善世界一流港口设施,打造世界级全货种专业化泊位群,创建智慧绿色平安港口,持续提升宁波舟山港在国际货运体系中的枢纽地位;着力打造宁波东部新城和舟山新城两大航运服务高地,打造一批航运服务新载体;创建多式联运示范港,加快海港、空港、陆港和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
3. 海南: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
围绕旅游、环境保护、海洋渔业、人文交流、创新创业、防灾减灾等领域,加强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快调优品种结构、调精品质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南繁种业、特色种养业、海洋渔业、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高起点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鼓励发展深远海养殖、远洋捕捞。
“十四五”期间,海南将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积极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打造“南海深蓝渔业”和“南繁水产种业”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渔业,全面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
往岸上走,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以文昌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为代表,在全省谋划打造一批“产业化、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同时对连片养殖池塘集中进行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二是大力发展水产南繁种业,海南省水产种业基础较好,是今后海南省发展海洋渔业重点产业,2020年海南省石斑鱼鱼卵、金鲳鱼鱼卵、东风螺苗种全国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5%,在东南亚苗种市场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发展“三渔一虾一螺”(即石斑鱼、金枪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东风螺)种业产业,建设国家级热带水产种质资源库,打造国家级联合育种平台,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以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为核心,重点打造海澄文、琼海-万宁、大三亚圈、东方-昌江、儋州、临高6大渔港经济区,并以渔港经济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同时在农业农村部支持下,部省共同打造一个集生产、生活、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示范渔港小镇。
往深海走,主要有几项措施:一是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科学布局全省深水网箱养殖,落实养殖发展区域和陆域服务保障支撑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性扶持,加大财政资金和用海政策扶持力度,到2025年,全省深远海网箱养殖达2万口(比2020年翻了一番),养殖水体1200万立方米,年养殖产量超过10万吨。二是加强养殖装备科技支撑,探索深海养殖平台和养殖工船试点,进一步推进往深远海走。三是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12个现代化海洋牧场,争创5个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四是提升海洋捕捞现代化水平,压减近海渔业捕捞强度,积极发展外海捕捞。
往休闲渔业走,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发展体制机制,全面铺开休闲渔业试点,深入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创建认定一批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一批海钓赛事基地,创建一批休闲渔业小镇和美丽渔村,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赛事节庆活动,投放一批新型休闲渔船,推进休闲渔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4. 广西:发展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保鲜业
优化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保鲜业,振兴南珠产业,加快推进“蓝色粮仓”和“海洋牧场”工程,建立现代渔业集聚区和渔港经济区。支持有实力的涉海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共建一批远洋渔业基地、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延伸渔业合作半径。建设防城港市里白龙珍珠湾、北海市银滩南部海域、北海冠头岭西南海域精工南珠、钦州三娘湾海域等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升级改造北海营盘、北海南澫、钦州犀牛脚、防城港企沙等4个中心渔港,推动中心渔港经济区建设。
5. 山东: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
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
6. 辽宁:发展精品水产养殖
培育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精品水产养殖,加快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推进“现代海洋牧场”计划。扶持远洋渔业,培育建设高端远洋渔业产业基地。强化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洋渔业、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监察监管,推进企业实施本质安全提升行动。
7. 吉林:打造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打造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进海产品加工、海洋捕捞补给、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建材等项目建设。
8. 福建:建设海洋渔业升级工程
拓展遥感、通信卫星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建设海洋渔船安全应急通信网络,推动“宽带入海”,打造陆海衔接的通信网络。建设海洋渔业升级工程:建设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打造连江、福清、东山、诏安、霞浦等水产品加工集群。建设一批渔港经济区。
9. 江苏: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推动海洋绿色牧场建设,有序发展远洋渔业,打造一批高标准农产品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03
碳汇渔业成产业新风口
中国海岸线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据估算,海草床和红树林在中国沿海的分布面积分别为3万公顷、2.5万公顷,盐沼地分布的面积约为12万公顷~34万公顷。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其中贝类、藻类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渔业碳汇的增汇潜力巨大。
并且,中国政府也早已围绕海洋碳汇开展了行动。将海洋碳汇纳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规划体系,开展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写了《蓝碳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开始着手建立海洋碳汇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海洋碳汇增汇措施,建设低碳经济产业;因地制宜启动海洋碳汇试点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院士是“碳汇渔业”理念的提出者,他提出,在海洋中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就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海洋碳汇,就可称之为海洋碳汇渔业,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
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按照现有贝藻产量比例计算,海水养殖将每年从水体中移出大约230万吨碳;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预计达到3500万吨,其中海藻养殖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干重),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其中贝类固碳180万吨,藻类固碳235万吨。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
进入“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前景更广阔。全国沿海大省大力实施产业强海,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产业朝着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海洋牧场、远洋渔业、水产品交易、水产品精深加工、渔港经济区建设,海洋渔业将在“十四五”期间产业齐放,百家争鸣,向海图强。
鱼市场综合自:
《全国各省市海洋渔业“十四五”发展思路汇总分析》
《海南这个3000亿产业蓝海,等你来!“三鱼一虾一螺”要重点发展》
《健康海洋:通向碳中和未来的“蓝色道路” 》
《揭秘碳中和概念下一热点风口:海洋碳汇概念》
《瞄准碳中和愿景 海洋碳汇催生产业新机遇》
《联动宁波舟山,“十四五”浙江“全省域”发展海洋经济》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蛙类养殖
水产头条君
4725
主题
246
回帖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24262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价格行情
资讯头条
图文推荐
水产养殖过程中关于肥水的问题都在这里!
2021-02-25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模式可供选择
2021-06-21
手把手教你牛蛙病理学解剖步骤,值得收藏!
2021-09-07
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吃料异常的六个原因分析与分别应对!
2021-09-14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2021-07-09
热门排行
1
鱼价行情 | 这次鱼价能涨起来吗?哪些品种
2
养殖户养虾的十二个条件,你拥有几个
3
国庆前夕水产品价格不涨反跌,这些地方草鱼
4
为何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一以草鱼为例
5
10月13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6
9月28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7
9月28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8
10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9
9月26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10
浙江兰溪市鱼塘回填,鲫鱼价格下跌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