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价格翻番”火上热搜!水产品或成“最后一道防线”,全面涨价时代来了

[复制链接]
查看497 | 回复0 | 2021-6-29 17: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2495958827030_303.jpg
最近,淡水鱼价格一路狂奔,涨上热搜!这样的信息,对于咱水产人来说,着实振奋人心。

鱼价就是行业的晴雨表,鱼价好行业喜气洋洋,鱼价低大家一蹶不振。相比猪肉价格,多年来淡水鱼价格一直被低估,价格上不去,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太有限,其实并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此次鱼价涨价,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成本是压力。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利好是希望。

热搜给水产品带来的不仅仅是关注度,更意味着鱼虾蟹在消费者的舌尖上越来越重要。



1.淡水鱼价格翻倍涨网友戏称“吃不起”,餐厅叫苦“卖不动”



面对淡水鱼大幅度涨价,很多餐厅老板也表示,“随着采购成本增加,餐厅也应该相应提高菜品价格来维持成本,可是不敢涨价,就怕消费者不买单,反而造成更大损失。



相比于之前,一些超市的水产品专区顾客也减少了很多。“最近这段时间鱼的价格上涨了不少,现在我们家吃鱼的频次明显比以前少了一些。”有市民反映到。


1624959612611838_888.jpg
1624959612686311_397.jpg
北京、呼和浩特市场活鲫鱼价格走势



再看别的食材:草鱼较去年同期上涨67.36%,一条草鱼要三十多块才能买到;鳙鱼(雄鱼)比去年同期增加39.66%;“黄牙头”达到了约20元/斤,价格已超猪肉。所以有顾客调侃,“现在猪肉才十二一斤,吃猪肉不香嘛”?
1624959635256534_106.jpg
1624959635336346_61.jpg
北京、包头市场活草鱼价格走势



业内人士称,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而餐饮品牌的集中度相对较低,溢价能力尚弱,因此餐饮业不太敢调价,更是陷入了不调价等死,调价找死的两难境地。



2 .淡水鱼涨价背后:成本上升、产量减少是主因



1.大环境因素——疫情造成供需失衡



首育供应链创始人王杰认为,由于国外疫情的不稳定,很多进口商大大减少了进口量。同时,国内对于食品上下游的监管政策也有调整,一些小而散的投资商不会轻易再进入市场了。在国内产量有限的基础上,造成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其实,去年受疫情影响,各大餐厅饭店长期没有营业,对淡水鱼的需求减少,为此一些养殖户减少放苗数量,甚至直接关停,导致之后的淡水鱼产量变少。自今年春节开始,淡水鱼就已经出现涨价现象。



2.成本因素——养殖成本增高



淡水鱼价格上涨,也和水产养殖端大豆、豆粕等饲料原料大幅度上涨有关,导致养殖成本上升。



涨价的背后,其实是“层层关联”的。首先是食材原料集体上涨,高粱、玉米、小麦、大豆等食材都涨价,连带着饲料原料涨价,最后波及到了养殖业。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