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出血病与锚头鳋

[复制链接]
查看1159 | 回复0 | 2021-7-5 15: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繁殖加快,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有一波“出血病”高峰期。
说起“出血病”,其实准确来说,应该叫细菌性败血症,只是老百姓看到鱼体发红,都叫成”出血病”。
准确来说,只有病毒引起的才叫“出血病”。比如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让血液以细胞的形式流出血管;而细菌性败血症,比如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是由于嗜血气单胞菌进入血液,在血管中定植成功,不断繁殖产生的溶血毒素,把血红蛋白溶解,让溶解后的血液通过血管壁渗透到血管外。

在大家所讲的“出血病”中,还要分很多种情况,如果出血是局部点状或团状发红,则可能是由寄生虫引起的。
小个体的寄生虫少量寄生时,并不会对寄主产生多大危害,只有在大量繁殖时,才会对鱼产生危害。
而大个体的寄生虫,如锚头鳋、鱼鲺、中华鳋则容易对鱼造成伤害。
这些较大个体的寄生虫,像锚头鳋在广东叫叮虫,是以头胸部插入鱼的鳞片下,寄生处鳞片脱落,出现出血的红斑,这是锚头鳋寄生后最明显的特征。

现在锚头鳋的种类大体分成三种,一种是多态锚头鳋,在花白鲢、团头鲂上常见;另一种就是草鱼锚头鳋;第三种就是鲤、鲫和鳗鲡锚对鳋。
这三种锚头鳋无一例外都会对寄生处造成创伤,在水质好,密度低、低温时,对鱼的危害相对比较小,一旦温度升高,在密集养殖的网箱、精养鱼塘,细菌则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形成暴发性疾病。每年的5-6月、9-10月是全国性的发病高峰期。

在治疗由锚头鳋等大型寄生虫引起的“出血病”时,应先杀虫,然后消毒。
锚头鳋寄生鱼种后,发育过程可分为童虫、壮虫、老虫三种形态。幼虫及幼体阶段是锚头鳋对药物敏感的阶段,使用外泼杀虫剂杀灭锚头鳋时,实际上是杀灭水中的幼虫,对成虫很难杀灭,雌性锚头鳋寄生时经过变形,头部深深地扎入鱼体的肌肉内,一般的外泼药物很难将其杀灭。若感染的锚头鳋多为“童虫”时,在第一次用药之后需要在后面的半个月内连续施药多次;多为 “壮虫”则下药一次;“老虫”则可以不再用药。大量锚头鳋寄生后,第二次杀虫的时机是按水温乘以天数等于100来计算, 说水温20度只间隔5天,当水温15度,则间隔7天。所以根据其周期性,每间隔5-7用一次,连用三次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杀灭锚头鳋的效果。

可选用茅胞清驱杀锚头鳋,不伤藻,不伤鱼的肝胆无刺激性,对水体影响小,残留期短,无鳞鱼可用,相对更安全。按水体方量计算,250毫升可用2-2.5亩/米水体,水深一般计算至两米即可。拌喂:每瓶拌料80-100斤,每日2次,连用5-7日。
用药量则根据锚头鳋的型态而定,若多为“童虫”,根据100度日的时间关系,可以用两次,用药间隔期是5-7天;如是多为“壮虫”,施用一次即可。
有些人有这样的经验,说锚头鳋涨一次水后,锚头鳋就没有了;或是用一次生石灰,锚头鳋又没有了;其实并非是把锚头鳋杀死了,而只是碰巧这些锚头鳋多为老虫期而已。
另外,锚头鳋叮后的创口相对大,在寄生时,细菌不易感染,而锚头鳋脱落后,细菌很容易通过伤口进入血液,所以在杀虫后两三天内应进行消毒。

以前用敌百虫、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一些杀虫药进行杀虫,但是随着使用的次数和药量的增加,这些药物的效果慢慢减弱,以至于锚头鳋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茅孢清含有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不污染和破坏水质,不存在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问题。使用茅孢清驱杀寄生虫后,再拌喂金肝利胆+止雪肠鳃康+赛有渔液肽美,以防止寄生虫脱落后继发细菌性感染。在鱼体恢复健康后建议拌料内服赛有渔肥鱼美、赛有渔液肽美、金肝利胆等产品,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
对于锚头鳋难杀的问题,一定不要等到锚头鳋爆发后才去杀虫,建议做好防控工作,以预防代替治疗。

在锚头鳋爆发之前,每个月定期2次内服使用茅孢清进行防控,并预防寄生虫引起的细菌病的发生。
技术交流☎️:18037375529 杨老师 (微信同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