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换个品种,换个模式,一亩多赚2000块,鱼塘也不再又黑又臭

[复制链接]
查看10945 | 回复0 | 2021-7-15 2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曾经又黑又臭的鱼塘,如今成了千亩荷塘。”小暑刚过,每到傍晚,在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荷塘边的小路上,不时有人乘兴走过,感受清风明月莲香清冽。



黑臭鱼塘变身千亩荷塘?这是怎么回事?




鱼塘环境引争论



运河街道曾是远近闻名的“黑鱼之乡”,不久前,运河街道新宇村村民微信群里的几条消息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鱼塘的水都是发绿的,臭气熏天,特别是到了夏天,方圆几里都能闻到那股恶臭。”
1626350888681500_535.jpg
杭州市临平区纪委工作人员赴运河街道“藕鳖”套养基地对黑鱼塘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监督回头看。



“就是,我们平时都不敢到这附近来散步,严重的时候家里窗户也没法开,能不能赶紧关停?”



“我们一家老小都是靠这个鱼塘生活的,关停了我们日子怎么过。”



微信群里两种不同的声音,引起了该村监察联络站站长王其良的注意。他将问题反映给了街道纪工委。



如何整治成难题



了解到村民的诉求后,运河街道纪工委随即成立黑鱼塘环境专项整治督察组开展调查。原来,街道已经将黑鱼塘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纳入重点工作,并计划对污染环境的养殖场实施关停。但是由于涉及到的194户养殖户,大多靠黑鱼养殖为生,如果强行关停,就会断了他们的生计,这对关停养殖场产生了极大阻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如果片面追求环保就干脆不搞经济发展,会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甚至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运河街道纪工委书记许玲美说,单纯关停养殖场并不是最优方案。



在纪工委的督促下,该街道将黑鱼塘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大伯,你对我们关停黑鱼塘有什么想法?”“线上”听民意,“线下”解民忧,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走入养殖户家,挨家挨户收集意见建议,并鼓励大家通过村民微信群开展头脑风暴,共谋解决方案。



产业转型获肯定



最终,街道引进了千亩荷塘月色产业项目,项目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大户”的产业模式转型,将原来黑鱼养殖户转型成莲藕种植户,并因地制宜采用“藕鳖”套养的方式,提高亩产收益。



“以前我们黑鱼养殖平均一亩的收入是6000元左右,现在根据核算,利用‘藕鳖’套养的方式年亩平均收益可以达到8000元,而且再也不用忍受臭气的困扰了。”养殖大户李大伯开心地说。



“我们将围绕重点民生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对机制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销号整改,用有力的监督推动乡村振兴。”临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