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斤,每亩产值4万多元!淡水养基围虾,有技巧!

[复制链接]
查看11552 | 回复0 | 2021-7-16 12: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海味”飘香大安区



又到自贡南美大白对虾成熟时



去年,来自南美的大白虾,居然能在我国内地的小山村大安区何市镇的高庙养殖成功后,为了让身处内地的川渝市民吃上上等的鲜活海鲜产品,今年农民养殖科技能手——四川臻耕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连贵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在牛佛镇藕塘村租地200亩,加之何市镇高庙村的250亩,属于自贡市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春节后放养的南美白对虾喜获丰收,预计今年夏季可以向市场提供50万斤南美白对虾满足市场需求。



【仲夏季节捕虾忙】


  “走,去大安区何市和牛佛镇去买南美白对虾海鲜吃!那儿的鸡尾虾现捞现卖,个大、肉嫩、味鲜、甘甜而不腥。”“吹牛哦?四川又没得海,咋子养基围虾?”这是几个市民在闲聊时的对话。



7月上旬,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记者来到位于大安区现代农业园区内的何市镇高庙村和牛佛镇藕塘村,一探究竟。只见山坡间一级级梯田改造的虾塘一直延续到远处,池塘中增氧机喷出美丽的喷泉,一个个气泡不定时从池塘底冒出水面。几名个工人站在塘边正往塘中扔出网笼,然后在网笼所在水域撒点饲料。工人师傅告诉记者,等虾来吃饲料,就会钻到网中,隔一会儿把网捞起来,里面就是活蹦乱跳、肥美鲜嫩的虾子了。10分钟左右,捕捞工人开始收网,只见一条条白对虾足足有18-20厘米长,煞是喜人。
16264081544785_281.jpg
业主黄连贵告诉记者,现在是捕虾季节,等在捕虾现场的是一家市区开海鲜店的老板小邹,今天一大早她就来了,准备好了台秤和装有冷藏设备冰水的加氧塑料箱,等着带走刚打上来的新鲜虾子。这一网下去,足足有32斤白对虾,随即小邹当场付款,她告诉记者,前天买150斤虾已经卖完啦,今天一早就开车来这里排队购买,现在就要赶回自贡去卖个好价钱。



【攻克养殖技术难关】   


四川臻耕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连贵告诉记者,淡水饲养南美白对虾,对于自己其实是一次极其艰难的选择。自从在岳父那里学会了海虾养殖技术后,他又自费到海南“国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学习了淡水饲养南美白对虾的专业技术。



2016年,他开始在回到自贡大安区何市镇,在廖家和高庙村里流转梯田、冲田400多亩,修建虾池,将淡水经过技术处理后,做成类似近海水域的养殖环境,按照每亩放入4万至5万尾虾苗的比例,实验养虾。多次的摸索中,先后克服了虾苗对水质要求高,缺氧,气候异常,下大暴雨虾苗流失,黄鳝、鲤鱼等天地噬灭虾苗等天灾,以及虾苗容易患狐菌感染、百变病、玻璃苗等病虫害不利因素的影响,成功掌握了白对虾从虾苗到商品虾的养殖全过程技术,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虾苗在四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后,就可以收获晶莹剔透的大白虾了。



【找准养虾致富路】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国和厄瓜多尔,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闻名于世。饲养难度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淡水饲养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村民黄连贵大胆尝试,终于获得成功。
162640817774521_737.jpg
“嘿,稻田里还真养出了基围虾。”记者随在采访了白对虾养殖户黄连贵后,发出了这样的人感叹。今年49岁的老黄告诉记者:因为岳父是广西北海人,过去专门从事淡水鸡尾虾养殖,他见养虾很挣钱,于是就转行跟岳父学养虾。学会后,就想到了回到家乡筹建虾养殖场,帮助乡亲共同致富。去年在高庙村租地200多亩,养殖成功后,又来到牛佛镇藕塘村租地200亩,总规模430亩。




如今每亩水塘每年可养殖两季白对虾。3-7月份一季,收获后捞起成品虾,再放苗饲养一季,11月收获成品虾,到了冬季就消毒晾晒池塘。现在通过网络和直播平台等渠道,大量销往成都、重庆、自贡、内江、宜宾等地市场上,各大酒店、餐馆、超市、夜宵对于白对虾的需求越来越大,都是到高庙和藕塘村排队采购、提前预定。



四川臻耕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连贵告诉记者,目前正是自贡淡水南美白对虾大量上市时期,何市镇高庙养殖场和牛佛镇藕塘村养殖基地是全市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每天可以向成渝及川南市场提供1万至2万斤的产量,可以大大满足市民的需求。每斤市场批发价卖到40元左右,每亩可以实现产值4万多元。



四川臻耕源农业有限公司管理员高庙基地管理员柳世芳一边打捞虾塘中的田螺、水草等杂物,一边告诉记者,田螺要吃虾料,打捞起来后才不会影响虾苗的成长,打捞水草是因为水草吸收养分耗氧,对虾有害成长,撒漂水物是为了让虾塘池水清澈清亮。在这里工作每天有一百二三的收入,月收入超过4000元。
16264082027567_811.jpg
两个养殖基地有20多名工人上班。不仅如此,黄连贵还带动了周围几十户农户在新店镇、板桥镇、新桥镇等地饲养,总养殖规模超过1000多亩,饲养户年增加收入超过5000万元。南美对虾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

来源:四川经济网、自贡市农业农村局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