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养也称为轮捕轮放、轮捕套养或分划放养、分期捕捞,具体有哪些优势您了解吗?

[复制链接]
查看447 | 回复1 | 2021-8-27 1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轮养是将不同鱼类和不同规格鱼种一次放足,在池鱼尚未超过最大载鱼量以前,捕大留小。



不断调整载鱼量,始终保持适宜密度;从而避免前期鱼小而浪费水体。



后期鱼大而抑制生长;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促进养鱼平衡增长,成鱼均衡上市,加快资金周转。



(一)轮捕轮放的作用



采用轮捕轮放饲养法,鱼池内鱼的种类多、规格多,可以缓和鱼类之间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生存空间的矛盾,可充分发挥池塘中“水、种、饵”的生产潜力。



通过轮捕轮放可使鱼产品均衡上市,改变了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的局面,做到四季有鱼,不仅满足社会需求,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般轮捕上市的经济收入占养鱼总收入的40%~50%,这也加速了资金的周转、降低了成本,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凡达到或超过商品鱼标准,符合出塘规格的食用鱼都是轮捕轮放的对象。



但在实际生产中主要轮捕对象是鲢、鳙,这是因为鲢、鳙鱼种及饵料容易解决,并且夏季市场价较高。



其次轮捕草鱼,主要原因是草鱼肥水性很强,7月中旬以后池塘水质日趋老化,水生、陆生草等饲料适口性也降低;



草鱼生长速度渐慢、饵料系数升高,此时轮捕达食用规格的草鱼,可降低池塘载鱼量,有利于小规格的草鱼和其他鱼的生长。



轮放主要是在捕出食用鱼后补养一龄鱼种或夏花鱼种,为翌年培养二龄鱼种和大规格鱼种做准备。



轮捕轮放的时间多在6~9月份,此时水温高,鱼生长快,如果不通过轮捕减少饲养密度,鱼类常因水质恶化和溶氧减少而影响生长。



9月份以后和6月份以前,水温较低,鱼生长慢,个体小,一般不进行轮捕;但如鱼的个体大,市场价值高,也可适当轮捕。



确定每次轮捕的具体时间,一是要看鱼类摄食、浮头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来判断池塘最大载鱼量是否到来;



二是要根据天气预报,选择一个水温相对较低而池水溶氧较高的时间,轮捕通常在下半夜和黎明时进行。



(二)轮捕轮放的方法



轮养有以下三种放养形式。



1.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



本法适于常年供应鱼种和鱼类越冬有困难的地区。南方在初春放养,6月、8月和年底各捕一次;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淡水鱼王 | 2021-8-27 16:4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前两次捕捞20%~30%,余下年底一次捞净。北方每年可捕两次,放养量可比一次放养一次捕捞的养鱼法增加一倍左右。



鱼种也要有2~3种规格,一定要有较大规格的鱼种,作为第一次捕捞的基础。



2.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补小



本法适于鱼种供应充足、池塘不封冻地区。每年捕捞3~4次,高产池塘可多捕几次。每次捕捞以后,及时补放小鱼种。



3.轮捕成鱼,套养鱼种



本法把成鱼养殖和鱼种培育相结合,适用于鱼种池不足的地区。



具体的轮捕轮放种类、批次、日期和数量等应根据水体鱼种、饵料等来决定。青鱼、鲤和鲫不易捕捞,可不必轮放;



鳙、鲢、罗非鱼和草鱼是轮捕的主要对象。轮养鱼池要做到“四不捕”,即天气闷热不捕、鱼浮头不捕、鱼发病不捕、鱼摄食后不捕。



捕前2~3天要停止投饵、施肥;捕后及时投饵和补足新水。夏季进行轮捕时,尽量缩短鱼在网内时间,以防因密集、闷热而造成死鱼。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