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兴旺 再添产业振兴新动力——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帮扶礼县发展冷水鱼产业记事

[复制链接]
查看2489 | 回复0 | 2021-10-26 12: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秋日的陇南市礼县野人沟冷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池塘里,池水清澈,波光粼粼,一群群体色艳丽的鱼儿在水里来来回回追逐嬉戏。池塘岸边及周围水域,渔业专业技术人员忙碌着勘察地质、监测水文、观探环境、投放鱼苗……

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是礼县上坪乡新农村对口帮扶单位。2017年7月,总站派出专业技术队伍入驻上坪乡新农村。经过反复调研,技术人员发现礼县洮坪河生态地理环境适合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并且洮坪河水质检符合冷水鱼养殖标准。在技术支撑下,当地村民纷纷投身冷水鱼养殖,产业呈现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冷水鱼产业在礼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专业技术人员在洮坪河现场检测水质。

因地制宜,念好脱贫致富经

上坪乡新农村地处洮坪河上游,这里山涧泉水清澈见底、水量丰富、无污染,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设计、指导上坪乡新农村冷水鱼养殖场的建设,是帮扶的第一步。在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协调下,村里成立了礼县第一家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礼县野人沟冷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修建了占地4.4亩的流水养殖池11座。

经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指导,合作社先后解决了高海拔山区冷水鱼养殖场建造、苗种培育、鱼病防控、商品鱼养殖等相关技术难题,大家齐心协力一步步将冷水鱼养殖产业的蓝图变为现实。

冷水鱼产业成为礼县上坪乡新农村带动村民增收的“短、平、快”产业,助农增收成效突出。从2017年至今,合作社帮扶引进虹鳟、金鳟、鲟鱼等冷水鱼品种累计10余万尾,商品鱼养成7万余斤。鲜活冷水鱼产品在礼县大润发超市、消费扶贫直销店等定点经营销售,实现产业效益50多万元,先后累计带动新农村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冷水鱼养殖场景。

农旅结合,延伸养殖产业链

原始森林、山泉瀑布、高山峡谷、广袤草原……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礼县上坪乡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机遇。礼县县委县政府支持上坪乡发展全域旅游项目,兴建了游客综合服务区、洮坪河旅游风情线、黑白沟森林公园、大河边草原游览区、农业观光体验区以及区间旅游道路等各类旅游景点,配备了相关设施,上坪乡旅游业发展日渐成熟,体系逐步健全。

旅游项目的兴旺,给上坪乡冷水鱼养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礼县野人沟冷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经营渔家乐、开展渔家观光和开设冷水鱼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实现休闲渔业和冷水鱼养殖产业的有机结合。让旅游产业为冷水鱼养殖产业赋能,延长冷水鱼养殖产业链的同时,提升了上坪乡冷水鱼产品的知名度。

品优,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冷水鱼养殖合作社做大冷水鱼产业,同时不断提升养殖品种的质量。2020年1月14日,合作社养殖的鳟鱼产品获得甘肃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科学规划,示范引领产业旺

为了让礼县冷水鱼产业持续发展,2019年4月,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受礼县畜牧兽医局委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礼县全县各水系进行了水质检测分析,形成了《甘肃礼县冷水鱼产业发展扶贫规划》和《礼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9年5月以来,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分派两批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冷水资源丰富的礼县桥头镇峪林村、丰元村,为当地合作社发展谋划布局,协助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办理冷水鱼养殖相关手续,帮助池塘设计和指导相关设施的修建。在技术人员帮扶下,镇峪林村申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冷水鱼养殖。(图片均由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近几年,在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帮扶礼县上坪乡新农村成立第一家冷水鱼养殖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礼县上坪乡、洮坪镇、白河镇、山峪乡、石桥镇等10余个乡镇建设了一批冷水鱼养殖场,冷水鱼养殖产业格局逐步壮大。目前,礼县已建成和建设中的冷水鱼养殖场有18家,高产高效冷水鱼养殖池塘总面积超过100亩。

来源:甘肃日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