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步到硕果累累,从浙江平湖市看新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查看3047 | 回复0 | 2021-11-13 2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平湖市水产养殖发展历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中国成立以前,平湖基本无水产养殖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产养殖逐步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平湖市水产养殖以外荡养殖为主,主要养殖品种有花白鲢、草鱼、青鱼等大宗鱼类,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养殖密度低,产量不高;

1953年,外荡养殖面积799亩,池塘养殖241亩;

1958年,外荡养殖面积发展至7630亩;

1959年,提出成鱼“八字”(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养殖法;

1979年,外荡养殖面积扩大至14860亩,占全县淡水养殖面积98.8%;

80年代至90年代末,池塘养殖快速发展,产量、效益稳步提升,养殖品种逐渐多元化;

1982年,池塘养殖面积349亩,亩产量首次突破100公斤;

1982-1983年,平湖县水产试验场引进罗氏沼虾,开展成虾养殖试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6年,池塘养殖面积发展至5429亩,占总养殖面积34.4%,亩产量超过300公斤;

1990年,罗氏沼虾育苗获得成功;开展罗氏沼虾与鱼混养,亩产罗氏沼虾69.2公斤,亩产鱼种361公斤;

1996年,开展南美白对虾池塘海水养殖试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9年,池塘养殖面积11110亩;

2000-2010年,池塘养殖进一步发展,外荡养殖逐步减少,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发展迅速,并成为主导养殖品种,观赏鱼养殖成为特色新兴产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开展南美白对虾池塘淡水养殖100亩,平均亩产321.9公斤;罗氏沼虾养殖3762亩,平均亩产216.6公斤;

2002年,池塘养殖发展至27642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74.7%,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2100亩;

2005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突破万亩,达到10900亩,成为全市第一大养殖品种,成为嘉兴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最大的县(市);

2007年,观赏鱼池塘养殖1150亩,温室养殖4万平方米,生产商品观赏鱼2000万尾、育苗2700万尾,实现产值1.2亿元,其中出口观赏鱼500万尾,观赏鱼养殖成为我市水产新兴产业;

2010年,完成养殖塘标准化改造2548.5亩,“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改造18121.5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年,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甲鱼、观赏鱼等名特优品种养殖17673亩,占全市养殖面积58%;

2010年之后,外荡养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技术快速发展;

2011年,池塘养殖面积22130.1亩,外荡养殖7146亩,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14133.2亩;

2015年,池塘养殖面积18435.5亩,外荡养殖1788亩;

2016年,建设“跑道鱼”养殖水槽4条,成为嘉兴市引进“跑道鱼”养殖模式最早的县(市),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8年,水产养殖面积17554亩,均为池塘养殖,外荡全面退养;引进“三池两坝”尾水治理模式,开展尾水治理试点4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9年,养殖尾水治理1000多亩,并于年底启动尾水全域治理工作;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

2020年,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完成养殖尾水全域治理的县(市),成功创建首批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6家;

2020年,累计建成“跑道鱼”养殖水槽47条,“跑道鱼”养殖继续走在嘉兴市前列;建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1700多平方米,引进鱼菜共生项目1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源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