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指南,也对水产养殖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笔者在一线做技术服务时经常听到渔民根据节气安排生产。因此对节气与水产有关系的事,就多了几分留意。
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指南,也对水产养殖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经过五年的总结对照,终于完成这篇文章,希望能给渔民朋友们提供些许帮助。
一、2月(立春和雨水):
1、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节气特点——立春过后,标志春季的开始,各种鱼苗种开始投放,时间一直延续到阳历3月底;
鱼类常见疾病:感冒、冻伤,此时水温较低,鱼类疾病较少,池水化冰之后应该适当消毒调节水质。
2、雨水:每年2月19日或20日,节气特点——表示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忽冷忽热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
雨水之前鱼类不摄食,还处于冬眠状态,是中原地区陆续投放鱼种的好时节;鱼类常见疾病:感冒、冻伤,此时池塘冰雪消融应注意消毒。
二、3月(惊蛰、春分):
1、惊蛰:每年3月4日或7日,节气特点——万物开始复苏,树木开始吐绿,气温开始上升到15度左右,水温10度左右。
这个时候也是鱼苗种投放的好时节,鲤鱼、鲫鱼池塘可以开始驯化投喂,池塘水位不宜加太深,目的是让池塘水温上升快些;
鱼类常见疾病:气泡病、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感冒,放苗时注意不要损伤鱼体,疾病方面主要防止水霉病;
2、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节气特点——严寒逐渐退去,日平均气温升到10度以上,鱼种投放基本结束;
养成鱼的池塘逐渐开始投喂,投食量逐渐增加,春分之后池塘一定要换水,否则容易死鱼;
鱼类常见疾病:烂鳃、肠炎、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随着温度的增高,鱼类疾病逐渐增多。
三、4月(清明、谷雨):
1、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节气特点——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但是天气还有大的变化,一般还有冷空气降临,气温还会大幅度下降;
鱼种投放基本结束,气温升高,白鲢不能再长途运输,鳙鱼稍好些,池塘、网箱鱼都已经开始摄食,热带鱼还不能再室外正常放养;
鱼类常见疾病:烂鳃、肠炎、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随着温度的增高,鱼类疾病逐渐增多。
2、谷雨:每年4月19日或21日,节气特点——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鱼类生长加快;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热带养殖鱼类可以开始室外投放了;其它各鱼类摄食开始旺盛;
鱼类常见疾病:烂鳃、肠炎、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嗜酸性卵甲藻病、车轮虫,鲤鱼容易患烂鳃、肠炎、出血性败血症,鮰鱼套肠病开始发生,水霉病开始减少,草鱼车轮虫病发生严重。
四、5月(立夏、小满):
1、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节气特点——告别春天、夏日开始,气温明显升高,达到30度以上,雷雨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