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产就必须施肥养鱼,其作用机制您了解吗?

[复制链接]
查看349 | 回复0 | 2022-1-4 0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池塘施肥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补充池塘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捕获鱼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持和促进池塘物质循环能力,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即获得较高的鱼产量。



简单地说,施肥具有提高单位鱼产量、增加水体鱼载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这也是广大养殖户所追求的结果。



在水体的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鱼既有吃浮游动物的,又有吃浮游植物的,反过来,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



因此,培育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施肥养鱼的主要目的。



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细胞质内,依种类不同,含有不同的色素体或分散的色素。




色素体的主要类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藻色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太阳能及水体中的无机盐类和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供浮游生物及鱼类利用。



所以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被称为初级生产者,它们的生产能力称为初级生产能力。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盐类(氮、磷、钾、钙等和无机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在肥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在自然阳光照射下,能很好地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大量繁殖浮游植物;



在瘦水中,营养盐比较贫乏,在这样的水体中增加无机盐(主要是氮、磷)的含量或施加有机肥料,可以加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



水体中的鱼产量主要取决于初级生产能力,而初级生产能力又取决于施肥量是否适当,所以说,正确掌握并运用施肥技术对于渔业养殖者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从池塘的水体物质循环可知,水体中生物的生产、生长和繁殖,其物质基础是溶解于水中的简单无机物,鱼类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而生长,因而鱼的生长总是与水体中的无机盐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鱼产品为人类所利用,也是池塘养鱼的主要任务,人们每年从池塘里捕捞出大量的鱼类,池塘中的有机物则相应地减少,同时伴随鱼体带走相应的无机盐类。



如果不及时向水体中补充这些循环物质,则池塘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会失调,其生产力就会下降,就会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使物质循环和饵料生物的发展受到影响,长此以往,水体生产力将逐渐降低。



池塘施肥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补充池塘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捕获鱼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持和促进池塘物质循环能力,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即获得较高的鱼产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此同时,池塘施用有机肥料,其中腐屑还可供大部分养殖鱼类(除肉食性鱼类外)摄食。



施肥的具体作用有三点:



第一是使浮游植物因得到必要的养分而大量繁殖;



第二是促进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的增殖,这样便为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美国大口胭脂鱼等提供了各种适口饵料;



第三是施到鱼塘里的粪肥等有机肥料中,本身含有一部分有机碎屑,这些有机碎屑可以直接被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所吞食和利用。



总之,在养鱼水体中施肥,可以提高水体肥度,增加鱼的产量,肥料进入水体后,参与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图2-1)。



图2-1 施肥作用示意图(包括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