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 “稻虾共作”虾产业腾飞!“一亩双收”,每亩地收入达6000元以上...

    [复制链接]
查看14431 | 回复0 | 2022-4-7 10: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自去年4月份以来,在广州市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的推动下,梅林镇福新村竹新自然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在撂荒地上集约土地,开辟出我县第一个“稻虾共作”基地(10亩),实现一亩双收。如今,一年过去了,如今的“稻虾共作”基地发展得怎样?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4月初,记者来到“稻虾共作”基地看到,农机轰鸣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农户正卷起裤腿忙着插秧,而一旁的农户也正将虾苗倒入田间,一副“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画面映入眼帘,田里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福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巽安告诉记者,比单纯种水稻,产值至少翻了一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新村党总支书记 李巽安:现在暂时有七口塘有90亩, 现在刚好到了插秧的季节,比较忙碌,大家在插秧,现在稻虾共作的虾是罗氏沼虾,含富硒量比较高,产值和营养价值都比较高,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高,一年一亩的话初步(预计)都有6000元收入,再加上这里的水都是山泉水,都是纯天然、无污染,所以养出来的虾质量比较好。



据了解,“稻虾共作”模式是指将普通稻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改变为立体的种养结合模式,即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罗氏沼虾。此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张良海告诉记者,由于我县气候、水质和土壤适合罗氏沼虾的生长,养出来的罗氏沼虾没有任何药物残留,而且还富有有机硒元素,体色晶莹剔透、品相极佳,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收益较高,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稻虾共作可以进一步激活内生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当地致富新门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番禺区派驻五华县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张良海:“稻虾共作”,一方面可提高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使荒地得到复耕,另一方面可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实现农户增收、社会增效,是五华县产业振兴的一条新出路。农户实施“稻虾共作”,一年可以种植水稻两季,可养殖罗氏沼虾3批,除去水稻收成,每亩每批虾有2000元左右收入,一年三批即有6000元左右收入。一般来说,如果一年养殖罗氏沼虾三批,第二、三年即可将第一年投入的成本全部收回。



来源:五华新闻  记者:黄婷 谢国泰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