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了

[复制链接]
查看1011 | 回复1 | 2020-1-9 2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障优质蛋白供给、降低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利用强度、促进渔业产业兴旺和渔民生活富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不同程度存在养殖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局部地区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池塘养殖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据调查,目前我国90%的传统水产养殖场没有专门的尾水处理设施,养殖尾水直排直放、排放不达标等问题突出。因此,我国有近80%水产养殖面积需要转型发展,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录制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教学片》,《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近期将对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典型模式进行报道。
1578571805613968_127.jpg
该模式采用科学区域规划,将传统排水渠升级为生态沟渠,采用“三池两坝一湿地”的技术特点连片处理养殖尾水。养殖池塘尾水排放至渠(管)道,通过尾水收集渠(管)道将养殖尾水汇集至沉淀池,养殖尾水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使尾水中的悬浮物沉淀至池底。尾水经沉淀后,通过过滤坝过滤,以过滤尾水中的颗粒物。尾水经过滤后进入曝气池,曝气池通过曝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加速水体中有机质的分解。尾水经曝气处理后再经过一道过滤坝,进一步滤去水体中颗粒物,再进入生物净化池,通过添加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了,进一步加速分解水体中有机质,最后进入湿地洁水池,通过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氮磷物质,并利用滤食性水生动物去除水体中的藻类。此模式大大降低尾水中氮磷物质的含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改进养殖环境,通过治水倒逼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实现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渔业。
1578571824167140_287.jpg
1578571833797565_662.jp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划翔的青鸟纲 | 2020-2-27 16: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