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淡水鱼的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复制链接]
查看13639 | 回复0 | 2022-11-13 11: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又称为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VER),病原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属野田村病毒科乙型野田村病毒属,是严重危害海水鱼类鱼苗鱼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近几年利洋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在养殖服务过程中发现几种淡水鱼在鱼苗培育阶段也出现较大死亡的疾病,发病鱼的发病症状和流行特点与海水鱼鱼苗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相似,经公司研究所和送深圳动检PCR检测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阳性,公司研究所对发病鱼的脑和眼组织做病理切片见脑神经组织和视网膜空泡化,用部分NNV阳性鱼脑组织匀浆后组织液接种SSN-1细胞,120h后细胞发生CPE(细胞病变效应),因此初步诊断这些淡水鱼也是发生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病。





1、笋壳鱼

笋壳鱼是泰国笋壳鱼(云斑尖塘鳢)、澳洲笋壳鱼(线纹尖塘鳢)和杂交笋壳鱼(线纹尖塘鳢♂ × 云斑尖塘鳢♀)的统称,属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名优水产养殖鱼类。早在1997年Moody就从表现出VNN临床症状的尖塘鳢分离到了VNNV,2017年5-7月广东佛山、中山、珠海、江门地区多口笋壳鱼鱼苗池塘集中发生神经坏死病毒病,而之前和之后几年都没有出现集中发病的情况,只是偶尔见到发病案例。病鱼以上浮、“睡觉”、“黑身”为主要症状(图1),死亡率较高,严重的池塘死亡率接近100%。投喂冰冻丰年虫的笋壳鱼苗池塘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投喂活体鲮鱼仔的池塘,检测投喂的冰冻丰年虫多个批次都携带该病毒,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能冰冻丰年虫是其中原因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1  发病笋壳鱼“黑身”、上浮





2、鳜鱼

鳜鱼也是珠三角地区和华中地区部分省份重要的名优养殖鱼类。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等研究单位在实验室证实了鳜鱼脑细胞对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的易感性,实验鱼也表现出VNN 临床症状。2019年7月在珠三角、湖南等鳜鱼主养区均发生了一种以在水面“睡觉”为主要症状的鳜鱼疾病,大家称“睡觉病”或“睡觉鱼”(图2),病鱼上浮,体色发黑,侧躺漂浮于水面,多数池塘偶尔见到发病鱼在水面沿圆形轨迹快速打转。池塘发病率较高,有的发病池塘处理不合理死亡率超过50%,发病鱼全长3~9cm,未见发病池塘周围的成鱼发病。发病水温超过30℃病情明显好转,死亡量快速下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  鳜鱼水面“睡觉”





3、黄颡鱼

2003年Chi S C 等首次报道了生活在淡水中的中国鲇(Parasilurus asotus )受到NNV感染,中国鲇的病死率达100%。近几年同是鲇形目的黄颡鱼在我国湖北、四川和广东等主养区都发现了苗种养殖阶段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发病鱼上浮,在池边水面不停地原地打转(图3),PCR检测NNV阳性,组织病理切片也见到脑组织和视神经细胞坏死呈空泡化,严重的池塘死亡率20%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  水面打转的黄颡鱼





4、防控建议

(1)保持水环境稳定  寸片鱼种投放池塘后放苗后的前7天是发病高峰,拉网、运输、“白撞雨”或连续大雨后发病率非常高,是该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白撞雨”或连续下雨对水质环境影响大,很容易造成气泡病和缺氧,鱼苗产生强烈应激而发病。水质清瘦明显比肥水池塘发病率高,清瘦水质池塘发病后把藻类培养起来后,日死亡量下降。气温异常变化后池塘“倒藻”容易诱发发病。因此保持水质稳定是防控苗种阶段发生NNV的重要手段。



(2)减少药物刺激对发病的影响  广东清远是2019年鳜鱼发生VNN最严重的地区,当地是新的鳜鱼养殖区,习惯上在放苗后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强烈刺激极易造成刚刚经过拉网运输的鱼苗应激发病,而佛山三水等老的鳜鱼养殖区不会这样消毒,就很少见到发病。鱼苗下塘后和发病后尽量不使用刺激大的消毒剂和杀虫剂,避免强烈应激诱发发病和增加发病鱼死亡。发病后加大增氧,避免发病鱼缺氧增加死亡。死亡高峰过后适当外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永乐碘”防控细菌继发感染。



(3)淡水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发生率高的年份都是这种鱼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都是“一苗难求”的年份,可能与亲鱼质量差和过度使用,造成鱼卵质量差和鱼苗体质弱有关,这与海水鱼鱼苗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流行规律相同。保证亲鱼质量,避免过度人工注射催产,保证卵的成熟度,提高鱼苗体质,会降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发生率。



(4)鱼苗培育阶段发生神经坏死病毒病,应减少投喂,投喂量大、发病鱼饱食的情况下死亡率高,又不能停食,停食会造成严重互相残食。尽量避免投喂不明来源的生物饵料,如海水冰鲜鱼鱼浆、冰冻丰年虫等,如需投喂,最好经过检测不携带神经坏死病毒。建议前期投喂红虫(水蚯蚓)为主,之后逐渐过渡到活的鲮鱼仔或冰鲜鱼。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