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施肥切莫马虎大意,水不肥乱施肥!

[复制链接]
查看307 | 回复0 | 2022-12-4 14: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施肥的十大禁忌



施肥养鱼是作为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被广泛应用到渔业生产中,但是,由于种种肥料有其优缺点。



同时施肥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问,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施肥养鱼的最大效果,切记施肥的“十忌”。





一、忌雨天施肥



雨天施肥至少有四大弊端:



①天气阴暗光照减弱,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



②随水流带进的有机质较多,不必急于施肥;



③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较低,肥效也随之降低;



④溢洪时,肥料流失多。



二、忌闷热天施肥



天气闷热时,气压较低,水中溶氧较低,施加肥料后则使水中有机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精养鱼池因缺氧而浮头泛池;



同时,天气闷热时,可能即将有大雨降临,犯了下雨天施肥的大忌。



三、忌浑水施肥



水体过分浑浊时,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氮肥中的铵离子和磷肥及其他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的损失。



四、忌化肥单施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水体中的鱼类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经过食物链与能量流动,最终供鱼类食用。



浮游生物吸收营养是有一定比例的,一般要求氨、磷、钾的有效比例为4:4:2。



如果单施某种化肥,肥料的营养元素比较单一,则其他的营养元素就会成为限制因子而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五、忌盲目混施



某些酸性肥料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时,易产生气体挥发,或沉淀沉积于淤泥中而损失肥效;



某些无机盐类肥料的部分离子与其他肥料的部分离子作用也可导致肥效丧失;有些离子被土壤胶粒吸附也会导致肥效丧失。



因此,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施用的。如果因防治鱼病,调节水质而施放生石灰时,最好等10~15 天后再施过磷酸钙,以免使肥效丧失。



六、忌高温季节施肥



施用肥料的鱼塘最适合做主养鲢、鱅等肥水性鱼类的精养鱼塘。



根据鲢、鳙鱼的生长规律(即鲢、鳙鱼所摄食的浮游生物的生长规律),鱼塘施肥的季节宜在每年的5~10月,选择水温在25~30°C的晴天中午进行。



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因为在7~8月的高温季节,水体中许多鱼类喜食的浮游生物种群较少,在水温超过30°C时应停施少施肥料。



特别是有机肥料易引起水体溶氧降低,如果此时仍一味施肥,不仅会浪费肥料、提高养殖成本,而且会败坏水质,引起浮头泛塘。



七、忌固态化肥干施



干施的氮、磷肥呈颗粒状,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因素,它们在水表层停留的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陷入污泥的陷阱中,从而影响肥效。



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鱼类专家将淤泥比喻成磷肥的“陷阱”。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采用溶解后兑水全池泼洒的方法为最佳。




八、忌鱼摄食不旺或暴发鱼病时施肥



在鱼摄食不旺时施肥,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及时有效地被利用,易形成水华,败坏水质;而在暴发鱼病时,鱼体的抵抗力减弱。



若氨态氮肥施用较高,则易使鱼体中毒死亡,同时在暴发鱼病时,鱼的摄食能力下降,也不宜施肥。



九、忌一次施肥过量



如果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现象;同时施用有机肥过量,则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成鱼池缺氧而泛塘。



所以施肥时,千万不能图省事, 一次将肥料下足, 应严格遵循“少量多次、  少施勤施”的八字施肥方针。



一般要求3~5天施追肥一次, 使池水的总氮有效浓度保持在0.3mg/L以上,总磷浓度保持在0.04mg/L以上。



十、忌施肥后放走表层水



肥料施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3 ~5天后才可以转化成浮游生物,7天左右优势种群的数量达到高峰期。



而且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层的1 ~2m处。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则培育的浮游生物明显受到损失。



造成肥效的下降,如果确因农业用水的需要,此时应从底涵放走水。



【注意事项】掌握施肥技术在于既要使水质变肥, 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多,又要使水中溶氧不致过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生长。



因此,施肥时应掌握科学施肥,注意以上所述的施肥十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